石家庄地铁盾构机司机:工作在地下心里有阳光

03.06.2014  16:38

  盾构机运行中,很多问题需要司机协调解决。

    □文/燕赵晚报记者冯月静 图/记者郄磊

    何帅,陕西咸阳人,27岁,个头不高,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跟想像中的司机一点儿都不一样。他每天从早晨6点钟开始,洗漱、吃早餐、开安全会,7点准时下井接班。“盾构机一旦开工,就需要24小时不间断作业。”何帅说,两个盾构司机需要两班倒,早上7点到晚上7点。

    5月1日上午,记者在体育场站发现,盾构机正在作业,最前方的刀盘、盾体和前面的3节台车都已经进入隧道内。“盾构机按着正常掘进速度每分钟40毫米左右向前掘进,已经掘进了50多米。”何帅说。

    接班后,何帅首先看盾构机是否正常运转。只见他紧紧地盯着面前的4个显示屏,密切关注着每一个参数:刀盘转速、掘进速度、管片安装、出土情况等。“每一个参数都代表着盾构机不同部件的运转情况,有一个参数出现偏差,就可能造成停机,这是非常致命的。因为盾构机一停机,就容易造成土压失衡,进而造成地面下陷,甚至将盾构机埋起来,使盾构机作废,更为严重的则会造成地铁改线。

    主控室的空间不大,也就容三四个人站立,但就是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何帅驾驶着这盾构机以每分钟40毫米左右的速度向前掘进。这时,记者看到在台车中间的轨道上,一辆电瓶车拉着两个平板车驶过来,平板车上装着3片厚重的管片。“在其他的地方,都是三台平板车拉运6片管片,正好凑成一个环,非常节省时间,这里处于市中心,出渣土洞口不够长,每次只能运3片管片,将管片卸装后,然后再运出渣土。”何帅指着平板车对记者说,因此盾构机司机不是像汽车司机那样,只管车前进、后退就行了,他还需要控制出土的情况和管片安装的情况,并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趟数,出更多的渣土,安装更多的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