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博爱志愿队:心中有爱 满城“花”香

23.05.2016  10:26

宋亚贤的志愿队给山区村民送去鸡苗,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每一次志愿活动,宋亚贤和队员们都会认真走访,听取被资助者的需求,以便送去他们最需要的东西。

    这几天,“博爱在省城”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宋亚贤非常忙碌,到 平山 走访需要救助的家庭、召集队员们讨论方案、准备爱心物资……虽然忙碌,但他的脚步却十分轻快,因为爱温暖了别人,也温暖着自己。

    从初中时第一次组织募捐帮助流浪老人开始,宋亚贤一直走在奉献爱心的道路上。从跟着别人做公益、做善事,到自己成立志愿团队,爱心牵引着他一路前行,志愿行动从爱心助学发展到心灵救助、敬老爱老、助残助困等。

    2015年12月,他被评为 河北 省优秀志愿者。近日,他被推选申报全国红十字会“十佳志愿者”,这也是 石家庄 市唯一的一个申报者。

    走进宋亚贤的办公室,他正和“博爱在省城”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博爱志愿队”)的两位队员商讨具体的志愿活动方案。“我们这次还是和市红十字会合作,到平山县帮扶贫困家庭,我们要好好地准备。”宋亚贤说。

    博爱志愿队是2015年10月19日成立的,到现在还是一个不满一周岁的“婴儿”,可宋亚贤和队友们却都是做了多年公益的老爱心人士了。

    这个爱心集体的主力是80后、90后,有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体老板、医生、大学生……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成员们聚在一起,却没有任何生疏,爱心将他们拧成了一股绳。

    “”凝结

    帮人一把成为习惯

    四十不惑。宋亚贤确实是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经营红木生意、珠宝生意的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参与公益、奉献爱心。

    与公益结缘时,宋亚贤13岁。从小就喜爱小动物,见不得小朋友难过的他,并不知道爱心早早就住进了他的心里。当时上初一的他,看到路边一辆废弃的公交车上有一位流浪老爷爷后,被老师评价为“内向”的他做了格外“外向”的一件事——勇敢地跳上讲台,呼吁同学们捐款,帮助流浪老爷爷。

    第一次爱心行动,他发动了老师和全班同学,你一角钱,我三角钱,他五角钱,最后成功募捐到三十多元钱。凝结着爱心的捐款送到了老人手里,那个乍暖还寒的初春,流浪老人享受到了温暖。

    就这样,做好事、献爱心成了宋亚贤最喜欢的事,这份喜爱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转眼间,宋亚贤毕业了,他开始了 创业 ,最喜欢的事也没有因之放弃。他加入了不少爱心团体,经常参加 公益活动 ,结交了不少热心公益的朋友。

    “2013年以后,我成为了团市委的青联委员,后来又加入了市红十字会。除了爱心团体的公益活动外,主要跟着团市委和市红十字协会做公益。”宋亚贤说。

    参与了一段时间后,他萌生了自己组织一个爱心团体的念头。“我把想法跟几个爱做公益的朋友一说,大家一拍即合,很快就拿出了方案。几天后,我们的志愿团队就成立了,当时一共有近80人参加。”宋亚贤说,他们最初的帮扶对象是孤困老人、孤困儿童和贫困家庭,所以志愿队命名为“三关爱”志愿服务队。

    这个爱心集体成立9天后,就被市红十字会吸收进来,成为了市红十字会的八支志愿者队伍中的一支。后来,在大家的商议下改名为“博爱在省城”红十字志愿服务队。

    “”传递

    让更多人感受到温暖

    爱在无声中传递,也在无声中感染着一个又一个人,温暖了一个又一个人。行唐县上闫庄乡蒋家峪村的安延婷就是其中之一。

    四年前,宋亚贤和一些爱心人士到上闫庄小学献爱心,在困难村民家走访时,安延婷引起了他的注意。“她的父亲因车祸去世了,母亲因嫌家庭贫困离家出走,她和八十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家中无任何经济来源,仅靠奶奶上山拾柴卖柴维持生活,日子十分艰辛。”宋亚贤说,他到现在都忘不了当时的情形:破旧的院落,已经倒塌的正屋,小延婷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木讷的表情,站在糊着破塑料布的东屋里;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一个旧桌子、一个炉子,一部别人淘汰的旧手机是家里的珍宝。

    宋亚贤眼圈红了,他悄悄走出了房间,躲在角落里给妻子打了一通电话。第二天,夫妻俩再次来到小延婷家,他们送去了生活费,并告诉小延婷和奶奶,要长期资助她们,并承担小延婷高中毕业前的所需费用。老人很激动,紧紧攥住宋亚贤的手,泪流满面。

    为了在精神上关爱孩子,宋亚贤和妻子还坚持定期与小延婷通电话,面对面沟通交流,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让孩子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有了“爸爸”“妈妈”的关心,小延婷变得越来越活泼,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去年暑假,宋亚贤把小延婷接到家里,带她到动物园、植物园游玩,到图书馆看书,到博物馆参观,孩子非常开心。“孩子离开时,跟我说,她一定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以后也像宋爸爸一样,做好事儿。”宋亚贤说,身为大男人的他听了孩子的话瞬间红了眼圈。

    今年,宋亚贤又资助了行唐县西南庄村的贫困学生陈会超。在他的带动下,李艳、刘亚芝、翟茂飞等5人也分别资助了一名革命老区的孤儿。

    “”牵引

    志愿团队越来越壮大

    博爱志愿队的爱心就是一种力量,牵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

    2016年1月,志愿队来到行唐县市同中心小学,为21名贫困生送去温暖。“我们买了棉服、运动裤、手套,还有学习用品,其中4名特困生每人还有一份生活补助。同时,随队的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的医务人员还为21名贫困生进行了义诊。”宋亚贤说,他们提前两周就开始策划了,因为奉献爱心是好事儿,不能出差错,一定要办好。市同中心小学是行唐县红十字会帮他们联系的,他和几个骨干还特意去了一趟,主要是了解孩子们缺什么、需要什么,然后他们再按照需求收集、募捐。

    这次爱心活动结束后,他们在网上分享了活动的所感所想,更多的人被吸引并加入进来,成为了爱心队伍中的一员。随着成员的增多,活动的“点子”也在增加。经过大家的讨论、商议,他们扩大了救助、帮扶范围,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公益步伐越迈越大了。“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都是照着上面的流程来办,精准帮扶,让爱心不走偏、不走空、不浪费。”宋亚贤说。

    灵寿县有一位致富带头人,他自学养鸡,并带动乡亲们致富。一场突来的大雨冲毁了他的鸡场,他损失惨重。知道这个消息后,宋亚贤和队员们募集了2万多元,并很快将这些爱心捐款送了过去,帮助对方解决了难题,让他有信心继续带领乡亲们致富。

    “既然成立了志愿队,就要让大家的爱心行动长期化、常态化。”宋亚贤说,在大家的商议和策划下,志愿行动从爱心助学发展到心灵救助、敬老爱老、助残助困等。就这样,爱心集结,爱的大幕拉开。靠着真诚的爱与无私的奉献,这个爱心团体汇聚了110多名原本素不相识的省会各界爱心人士,志愿团队越来越壮大。

    “”衍生

    善举汇聚成城市力量

    最初,博爱志愿队主要的爱心形式是慰问,后来他们改变了形式。“比如说救助贫困学生、孤困老人,除了慰问外,我们会建立帮扶对子,一对一帮助,除了关注他们的生活需求,还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对于贫困家庭,我们除了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帮助他们脱困致富。”宋亚贤说。

    2016年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博爱志愿队来到灵寿县南燕川官庄村,看到村民的生活状况,以及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他们内心触动很大,给村里送去米、面、油等物资。后来,石家庄市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研究决定将该村定为“红十字志愿服务进老区”的第一个地点,主要由博爱志愿队负责。

    宋亚贤说,官庄村共有耕地750亩、荒坡地1500亩,人均耕地不足一亩,但这些耕地,均无水浇地,也无任何灌溉渠道和设备,村民只能靠天吃饭。全村共284户、821人,而这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5户,贫困人口362人。

    “一味地帮扶并不是解决的办法,如何帮助他们自谋生路,这成为我们志愿队更加关注的问题。如果只为贫困群众捐点钱,达不到脱贫的目的。我们通过前期走访调研,确定了10户家庭困难群众,结合当地经济环境,决定捐赠不到三个月的鸡苗,这样的鸡可以散养,而且成活率高。城市人都喜欢吃这种笨鸡蛋,经济效益可观。每户50只,两个月后就能下蛋,然后我们回收帮群众卖掉,这样就能直接为贫困群众产生经济效益。50只鸡,一天40多个蛋,能卖40块钱,这样一年就能达到一万元。

    认捐鸡苗的消息发布后,不到一个小时500只鸡苗的认捐任务就被抢光了。4月28日,博爱志愿队购买的十笼小柴鸡被运送到村里,分到了10个代表户手里。“如果这种模式开展顺利,今后我们会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争取让更多生活在贫困线下的群众早日脱贫。”宋亚贤说。

    一个人的微笑是个人的表情,千百万人一起微笑就是一座城市的表情。一个人的善念产生的 善行 看似平常,千百万人共同的善念衍生出的善举,积聚而成一座城市向上的精神力量。

    善念一闪,即是光明,善念永驻,春暖花开。“只要每个人心中有爱,我们这座城市就会四季花开,馨香满城。”宋亚贤说。 (记者 李莉雅/文 张晓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