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六旬老人出书讲述家族的人和事儿(图)

28.06.2015  11:39

  李彩儒老人。

  现年68岁的李彩儒几年前写成一本书——《地脉情蕴》(药都魂),洋洋洒洒数十万字,主要讲述家族的人和事儿。有知名人士评论: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可圈可点的一件件朴实无华的实例,向社会传递出责任、良知、忠诚、正直和孝悌等传统文化精髓,彰显出人性升华的熠熠光辉。书中多次提及父母“培育”的家训家规,读起来十分感人又接地气,塑造了一个家族完美的家风传承。

  燕赵晚报首席记者谢鑫名

  李彩儒写的书里有她总结的家规家训。

   讲述

   爷爷早逝 父亲14岁担起家庭重担

  李彩儒在石家庄定居、工作已有许多年,她的故乡在安国市界滩村,一个被三条河流围绕的村庄。她的爷爷念书不多,但是绝顶聪明,在粮食交易摊上,能双手打算盘,两种粮食的单价、成交的斤数,一起报上,他左右手开弓,噼里啪啦,很快报出各自结果,分毫不差。可惜他身子骨不好,36岁便得了肺痨,最终撒手人寰。

  爷爷走了,家中没有了壮劳力。在“家凭长子”的传统习俗中,年仅14岁的父亲不得不停止上了三年的学堂,用稚嫩的双肩承担起家里的重担。

  刚从学堂退学,他不精通种地,便向叔叔大爷学习耕作,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盖房修墙,就跑去帮忙,有时看谁家揭不开锅,就背着长辈偷偷装点粮食给人家送去。

  农闲时他搜罗出家里的《三国演义》、《隋唐演义》、《小八义》,秉烛夜读。他还参加了村里的团练队,与40多个青年一起演习少林拳,维护村庄平安。

  在爷爷去世的第八个年头上,父亲迎娶了家境富足的母亲,夫妻二人里外操持,一日三餐,吃睡安然。

  好景不长,“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大举向华北平原进军。在全民齐抗战的岁月,李家的儿郎们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父亲1938年入党,并担任“青年抗日先遣队”队长。那些年父亲和区小队长赵耀昂并肩作战,以村庄附近的河流沟汊为有利地形,与日军周旋。听父亲回忆,他们打的最过瘾的一仗就是吴庄大桥阻击战。一个飘着雪花的清早,父亲他们得到内线情报,鬼子要在腊月初七给离县城最远的据点运送物资。大家商定后决定在吴庄大桥进行伏击。事先埋好炸药,看到两辆汽车上桥后,一拉引线,一声巨响,尸体、物资满天飞。几个残存的鬼子,被大家刀劈枪刺,非常解恨。抗战胜利之后,父亲成为村里的干部,为村子服务了大半生之久。

   当村干部40年 父亲很受乡亲们拥戴

  父亲从1938年抗战开始,在以后近40年的时间里,历经中国近现代史上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作为农村最基层班子的一个主要成员,被乡亲们拥戴,成为乡亲们心中信得过、靠得住,危难时刻不计个人得失,关键时刻以诚相待、能交心办事的核心人物。合作社开始,父亲把土地、大型农具全部投入合作社;学校旧教室被大雨浇透坍塌,父亲把家中准备盖新房的大梁、檩条拉去用上。

  他是一个轻财重义,乐观豁达的人。常说的话是“房有千间,只住一室,地有千顷,只端一碗”。上世纪50年代初期,父亲与人合伙开了一个烧砖的窑厂。从1950年开始到1954年结束,至少也烧了四五窑砖,但李家始终没有盖起新砖房。这些砖最大的用途是父亲帮助一个烈士的两个孤儿盖了五间新房,还有就是配合村里工作,如抗美援朝、统购统销、招待、搞宣传等。

  父亲还撮合了两个蒸馒头手艺好的人,一起合作致富。为了扩大经营,他们想找父亲一起合伙,父亲就把家里300斤小麦作为支持,只要求一年中能保证奶奶每天有一斤新鲜馒头吃即可。村里的光棍娶不上媳妇,父亲看着着急。他托村中做人正派讲信用的乡亲给大龄青年找对象。在他的努力下,本村有7个大龄青年陆续组建了家庭。

  李彩儒说,父亲正直侠义、乐善好施,多年来一直在乡亲中间有很好的口碑,也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子女们。

  最让人难忘的是家里的“餐桌教育”。父亲作为村干部,总有乡亲向父亲寻帮助,不管是家里闹矛盾,还是有困难。通信不发达的年代,只有赶饭点,才能找到父亲。于是子女在一次次吃饭中充当了听众,感受到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父亲也把自己的评判讲给子女听,让他们学会评判是非。

   母亲乐善好施 一生尽善尽美无不足

  李彩儒的母亲姓田,22岁踏入李家大门,一直到82岁离世,一生与小她一岁的父亲,相濡以沫60年,同舟共济,不离不弃。

  抗日战争时期,李彩儒家北屋成为八路军军区小队司令部,母亲又是做饭又是洗衣,还要做好安全掩护。建国后,父亲“仕途”沉浮不定,她忍饥挨饿伺候婆母,少言寡语睦乡邻,慈心仁厚育儿女……几十年来,这个养育了六个儿女的顽强母亲,为老人、为丈夫、为孩子,义无反顾地透支自己,终其一生,无怨无悔!

  大跃进年代,村里有两个男孩父母双亡,成了孤儿。母亲为了这两个不沾亲的孩子没少操心。夏天的晚上让他们和弟弟们在一起玩耍,困了,母亲就让他们一起睡在自家的板铺上,母亲再自己去找地儿睡。后来粮食短缺,大食堂办不下去了,社员们恢复到自己做饭,母亲仍惦记两个没爹没娘的孩子,一个菜窝窝、一碗粥也忘不了他们。春天,村子里流行麻疹,母亲到苇塘边挖芦苇根让他们喝,喝完再熬,直到麻疹传染期过去……后来他们长大,当兵工作,像回自己家一样来看望母亲。

  1995年,母亲病逝。李彩儒说,母亲这一生,她找不出任何不足。母亲乐善好施、正直慈祥,讲信用、明大义,对李氏家族的承前启后,对长辈、亲戚、子孙的无私奉献,“使我们做儿女的直到现在,只要提起她就隐痛不已。

   传承

   自强自立 孩子们用知识改变了命运

  1961年,李彩儒十几岁,还在上学。为了家人不挨饿,她每天和社员一起到地里干活,虽然体力不如别人,但她与父母一样,不怕苦不怕累,拉车送粪,除草积肥,掰棒子,砍高粱。为了一家人能吃上点东西,在干活休息的空当,她抽时间挖野菜、撸树叶,尽自己一点力气。生活再苦,劳动再累,她都坚持。

  1971年,李彩儒还在医院办公室上班,在一周时间里,每次走过楼道去食堂吃饭,她都看到那里的被褥上,蜷缩着一个十四五岁、面黄肌瘦的姑娘。李彩儒走过去几次,送给对方几个馒头。谁知一段时间以后,守在姑娘身边的老太太找到了李彩儒,哭着说她姑娘大出血不止,得花300元治疗费,老太太没钱,求李彩儒帮忙。其实,见那个姑娘瘦得皮包骨,李彩儒早就心软了,她确实想帮帮对方,但自己一个月才有29.5元工资,而且上班还不到半年时间,哪有300元钱啊!再说,这家人的成分是地主,如果帮了肯定有人说自己阶级立场不坚定。该怎么办呢?

  反复思考,最终李彩儒想起了民政局的局长,她认识,找他或许能成。于是,热心的李彩儒为了一个陌生人,还是一个地主家的女儿,不惜一切影响,毅然去民政局大张旗鼓地寻求救助。民政局局长得知此事很受感动,后来帮助这家人渡过了难关。

  李彩儒不仅乐善好施,而且还与父母一样争强好胜不服输。1983年,已经40岁的她,带着两个孩子,还报名参加河北大学的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成为河北大学函授部中文系学生。就是这股要强劲,最终使她成为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干部,退休以后她仍然不闲着,以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的身份,写作并出版了很多作品。而《地脉情韵》(药都魂)是她的其中一部作品,书内常提及李氏家族的家规家训、好家风,以此传承并发扬父母的精神财富!

  李彩儒说,坚韧、智慧、贤良、仁慈的父母,在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里,为儿女们撑起了一面大伞。虽然出生于农村,但儿女们也个个自强自立,实现了父母“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宿愿。父母的6个儿女中,出了5个大学生、共产党员、国家干部。9个孙辈人全是大学生,有的还是学士、硕士、博士,形成了家族人正直、诚实、努力、好学的整体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