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八旬老太被枣核卡喉 用“土办法”急救险酿大祸

25.12.2015  09:40

    石家庄日报讯(记者胡雁冰)12月15日下午,市三院消化内科来了个急诊病人:一位81岁的老太太,头一天她吃粽子时误吞了个枣核,出现吞咽困难,胸口感觉疼痛,老人用了很多“土办法”,如吃馒头、吃香蕉、用手抠喉咙、喝醋等,企图将枣核“”下去,不料越“”越疼,导致枣核卡得过深,造成食管壁损伤。

    由于老人年事已高,发病时间长,早期治疗方法错误,入院时身体极度衰弱。在消化科内镜医师的努力下,经过20多分钟,枣核终于被取出,长约3.6cm枣核表面包裹着大量食物残渣。老人食管前后壁的创面表面已糜烂,形成不规则溃疡。经住院几日观察恢复,待损伤全部愈合后老人才得以出院。一个小小枣核把老人折腾得不轻,好在总算有惊无险,最终转危为安。

    其实,这位老人的遭遇并非个例。今年10月23日,本报也曾报道了正定一名78岁的老人吃糯米羹时,被其中的枣核卡住喉咙,小小一个枣核折磨得老人痛不欲生,经手术治疗才保住生命。

    市三院消化内科副主任王燕云说,不只是枣核,还有其他的食管异物均会造成这类情况的发生,食管异物,顾名思义,往往在吃饭时发生。发生食管异物的常见诱因有:进食过急或进食时说说笑笑使鱼刺、骨头被误咽入食管;一些戴假牙的老年人假牙脱落误咽入食管;吞咽功能失调,咽部感觉减退而造成误咽;不良劳动习惯,如木工鞋匠或装修工将钉、螺丝等含在口中不慎吞入食管等。在食道卡异物时如果未能尽早就诊,容易引起病人食道感染、侵蚀临近血管,甚至在短时间内死亡,因此不能轻视。面对枣核等食管异物的情况时,切记如下两点:

    1、民间土方不可靠。

    一旦发生硬物卡住喉咙,不要紧张、保持镇定,毕竟食管异物不像气管误吸那样凶险。首先要停止进食,去离家最近医院的消化内科就诊,异物卡住食道,一般在食管镜下就可以取出,这是一种最为可靠和简单的诊断及治疗手段。

    民间常用一些土办法如吃馒头、吃白饭、喝醋软化等都是不科学的,甚至会加重病情。食管损伤程度低的患者待异物取出后即可回家休养,若损伤严重则需要住院观察几日。所以,为了避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建议大家吃东西时要慢、小心,谨慎。

    2、食管异物的滞留时间越短越好。

    食管异物嵌顿部位和食管结构有关,当食管异物在食管内存留时间超过24小时后,会导致食管溃疡的病例明显增多。内镜治疗食管异物发生并发症的两个重要因素为年龄大于50岁,异物的滞留时间超过24小时。故千万不要存在喉咙卡住异物会不治自愈的侥幸心理,而要及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