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传统书店经营难:扛不住房租 拼不过电商

04.11.2014  12:57

图批市场一角

    日前,本报刊发《小独立书店,生长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引发了广大爱书人的关注。然而,记者在随后的调查采访中发下,在经营成本上升、网络图书业发展以及大众阅读习惯发生巨大改变的情况下,传统书店的经营正在变得前所未有地困难。

    燕赵都市报记者付薇文/图

    批发商:书店正在“消失

    石家庄友谊大街图书批发市场(以下简称“图批”)是石市规模最大的图书集散地,这里集中着上百家图书批发商,其中很多人已经从业多年。上周六下午,二楼一家书店的老板王大姐向记者感叹道,她做图书批发已经二十多年了,这几年,她感觉下游书店越来越难干。

    之所以有这种感觉,王大姐说,是因为这几年她的书店销量一直在下降,这意味着下游书商的销量在减少。而且不光是她的店,整个“图批”都这样,“三五年前都比现在好干。”与此同时她发现,不少从她店里进书的书店都经营不下去了,很多老面孔慢慢都不再进货。这两年,新面孔和老面孔更替得非常快。“图批”的另一位批发商王先生也有同样的感觉。他的店位于一楼,文史类图书居多。对于爱书人最感兴趣的专营文史社科类图书的独立书店,王先生说,这类书店的经营尤为困难,“如果是自己家的门脸儿,干一年还不如租出去。

    王大姐经营的图书品种丰富,既有文史类,也有青春读物,还有儿童图书。同时,她的下游书店既有石家庄市区的,也有来自周边县市的。对于书店经营困难的原因,她认为自己掌握得比较全面:“现在书不好卖,而且网络冲击得太厉害,好多书都在网上看了。比如青春类的,下滑特明显。以前像《小时代》这样的书我们一次进几千本儿,都能销出去,现在进几百本儿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