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今起专项整治违规养狗 治犬之道如何长久?

04.05.2015  12:20

河北广播网5月4日消息(河北电台记者冠华)随着气温升高,省会连续发生了多起犬只伤人事件,饲养禁养犬类以及不文明养狗问题仍比较突出。5月4号起,石家庄市集中整治违规养狗行为,大型犬烈性犬不得违规饲养。

走在路上,只要一看到狗,省会市民刘先生就远远地躲开了。想起前两天被一条大狗突然袭击的一幕,刘先生仍然心有余悸,“在下楼的时候,‘砰——’就过来了,就咬了一下子,咬到大腿上了,可疼了。现在可怕那种不拴着的狗了。

刘先生的遭遇并不是个例。春夏季天气变热,动物处于发情期,比较躁动,人们穿得也单薄,几乎每天都有人受到狗的袭击,其中很多都是被大型犬咬伤的。

按照规定,省会市内各区及高新区为养犬重点管理区,只能饲养肩高0.4米、体长0.6米以内的36种观赏犬,比较常见的像迷你雪纳瑞、英国斗牛犬、泰迪犬、京巴、吉娃娃等。其他品种的犬只一律禁止饲养。遛犬时间为每天晚8点至第二天早上7点。

养犬人携犬出户要携带准养证、束犬链,由成人牵领。但记者走访多个小区发现,包括罗威纳、狼青等在内的大型、烈性犬并不少见,很多人都在偷偷摸摸养。而遛狗不栓链、不给狗办证件、不按规定时间遛狗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

市民1:这个小区的狗特别多,我一出去就感觉那狗在外面门口似的。

市民2:黄的狼狗特别大,比我孩子都高半头,把孩子都吓哭了。

市民3:养狗的太多,晚上遛狗的不办证的,不打药的,是吧。

市民4:可能:人家养大型犬的人认为,我家的犬挺温顺的,对人没有攻击,平时也不拉链子什么的,尤其是带着小孩儿的,都比较害怕。

从5月4号至7月30号,公安部门会对涉犬问题突出的居民小区实施集中整治。届时,警方将配备足够的警力和必要的捕犬工具,对于违规禁养犬只,公安机关将分别按照烈性犬、大型犬及具有攻击性的犬只进行处理。行动中如出现妨碍执法公务的行为,一律严肃处理。

那么,如何让养犬行为文明、规范?不少市民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市民1:遛狗的时候栓上犬链,拉着遛,别让狗到处乱跑。

市民2:公安局他也不了解小区有多少条狗,如果说能跟居委会啊,管委会啊联合起来吧,一起来管这个事儿可能更有力度一些。

市民3:应该有这样一个机构,负责监督他们。应该让他们去打针啊,定期检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