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两单位推行公务自行车制度 为公车改革探路

20.11.2014  22:57

石家庄 市政建设总公司院内的公务自行车存放处。 本报首席记者 李青 摄

    “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石家庄市委党校及石家庄市政建设总公司不约而同推出“公务自行车”制度一年多来,工作人员骑公务自行车外出公干,成了这两家单位周边一道流动的新风景。

    石市两家单位推行“公务自行车”制度收效明显的报道经本报刊发后,立即在社会及网络上引起热议。“公务自行车”制度为何备受瞩目?众所周知,作为“三公”消费之一的公车消费,因其支出居高不下,改革推进艰难而长期受公众诟病。在此背景下,全国一些地方陆续推出利于公车改革且颇具绿色效益的“公务自行车”,让人叫好。

    “公务自行车”会不会半路“掉链子”,沦为一场秀?能不能真正为公车改革试水并成为有益补充?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昨日再次深入走访,对“公务自行车”制度以及其蕴含的深层意义进行了全方位采访。

    感受

    骑自行车去工地

    和工人没了距离感

    “试想一下,一个官员从轿车上下来与从自行车上下来,这种姿态会一样吗?对普通工作人员和我们工地上的广大农民工来说,感觉肯定也是不一样的。”从四川来石家庄工作的王先生是方北路一工地的负责人。他说,以前上级部门或是相关单位来工地检查,基本都是坐公车来。“工地上的很多工人只要一看到擦得锃亮的小轿车挟着工地的泥尘驶来,就变得有些紧张并躲得远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