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知青40年后重返邢台留客村(图)

03.05.2016  18:16

阔别40载,留客村留客更留心。

火车站前合影留念。

当年的老书记紧紧握着知青的手。

老乡李娥妮与知青王秀琴再相见泪眼婆娑。

火车站前观看老照片。

老乡们欢迎知青们归来。

村民热情欢迎知青们回家。

还记得吗?我给你送过菜馍馍!

燕赵都市报驻邢台记者 张会武 通讯员 袁亚朋 文/图

40年前,他们风华正茂,一腔热血洒在邢台留客村的田野上。40年后,鬓染霜华,但乡情不改,他们再次聚首,重返“第二故乡”。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38名曾经在邢台留客村下乡、如今大多定居上海的老知青们,携手踏访故土,寻觅“那些年我们在一起的日子”的踪迹。

迎接:

凌晨的等待,夺眶而出的泪水

一年前,老知青陈秀荣和留客村村民申士荣有了老知青重聚的想法。一个月前,这两位组织者开始张罗,5月1日这一天,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

5月1日凌晨3时30分许,天未亮,路上车辆行人稀少。邢台火车站广场东侧,8位身影在紧张地忙碌着。提前来邢的老知青陈秀荣从车内拿出迎接牌,申士荣借助着昏黄的路灯,与留客村3位村民在大巴车前粘贴欢迎标语。“快到了,他们快到了。”听陈秀荣这样一说,大家也跟着激动起来,一路小跑到火车站出站口,翘首盼望着老知青们顺利归来。

真不知道大家的变化如何,当年还都是小姑娘、小伙子,现在估计都成老头儿老太太了。”陈秀荣边笑着,边抚摸着当年插队时的老照片。一直高高举着迎接牌的申士荣意味深长地说,当年的他年纪尚小,只有13岁,印象中对下乡知青十分羡慕,羡慕他们懂得多,能吃苦。

由于列车晚点,两个小时过去了,伴随着一阵火车鸣笛声,搭载着30多名老知青的火车终于进站。没过多久,老知青郭贤文第一个出站,紧接着其他知青们高兴地呼喊着“我们回来了”。

一时间,握手,拥抱,伴着夺眶而出的泪水。

安顿:

往事就像刚发生一样,历历在目

知青们乘坐大巴车,沿着107国道向沙河进发,途经留客村时,大家纷纷朝着车窗外观看,看到如今变化巨大,有的人忍不住站了起来鼓掌欢呼,有的人眼里则浸满了泪花。

1992年回来过一次,找留客村村口,却怎么也没找到,变化太大了。”赵艳眼含热泪说,现在有机会跟大家一起重回“故乡”,心里真高兴。

为了使大家感到亲切,陈秀荣、申士荣特地让大家留宿在位于沙河市的二十冶宾馆。据陈秀荣介绍,大家都曾在二十冶上过班,如今重回故地,也许能回想起更多有意思的事。原来,1975年8月,这些知青在来留客村之前,大多跟随父母在二十冶的沙河和涉县基地,下乡结束后,大部分人分批返回上海。

据知青王秀琴介绍,1975年8月15日,身为初中毕业生的他们来到沙河留客大队下乡,57人分到了村内16个小队,王秀琴和赵士朋被分到了留客村第15小队。说到这儿,王秀琴脸上洋溢出幸福。原来在下乡期间,赵士朋结识了王秀琴,后结为连理。

赵士朋说,当时被分到一个小队后,他见王秀琴梳着两条大辫子,长得又很漂亮,于是便经常帮王秀琴偷偷地干活。多年之后,两人走到了一起。“在我们村里的这批知青中,由下乡结缘结婚的有5对呢,其中还有1位就嫁给了当地人。”赵士朋说。

当时在12队看麦场,还曾把饭锅弄坏了,最后被队长叫去问话。”郭贤文刚说完,引得大家哄堂大笑,纷纷畅谈起下乡时在村里干过的调皮往事。更有人回忆起当年耕地的辛苦,在屋内模仿起翻地的动作,画面感十足。“往事就像昨天刚发生一样,历历在目。”大家纷纷感叹。

返乡:用最热情的方式欢迎孩子们回家

欢迎孩子们回家”,一句简单的标语,让看似陌生的一切又变得熟悉起来。

5月2日9时许,邢台李村镇留客村东口锣鼓喧天、彩旗飘扬。舞狮子、扭秧歌,挂红旗、条幅,吹唢呐奏乐……朴实的村民们极尽所能,把最高礼遇送给这些回家的“孩子们”。

看到当年的知青回来了,夹道翘首的留客村老乡们上前紧紧握住他们的双手,含泪凝望,激动难平。记者注意到,李全顺的儿媳从知青的队伍中颤抖着喊出了赵凤琴、郑桂英的名字。“乡音未改鬓毛衰”,她的一声呼喊,仿佛将这两位知青带回到40年前,3人紧握双手,用力拥抱,时隔近半个世纪之久,看到昔日曾照顾入微的婶子,两位知青在人群中忍不住泪如泉涌。

就这样,38位知青在乡亲们的迎接下,一步一步重新踏上故土,享受着乡亲们的热情,感念着故人和村庄的变化。此时,留客村村委会院内,近千名村民早已等待多时,绚丽的彩旗、即燃的鞭炮、隆重的欢迎仪式、精彩的表演……乡亲们用最朴素、最热情的方式迎接知青们归来。

知青们深情合唱《二十年再相会》,赢得留客村父老乡亲的阵阵掌声。知青代表韩义平赠送给留客村村委会的一首诗,也让在场所有人为之动容。其中两句这样写道:“留客他乡非故土,但即襁褓乳汁浓,羽丰燕雀终离巢,思乡恋土万念空。”思乡诗意,加之韩义平的深情朗诵,让不少老乡感动得落泪。

叙旧:40年未曾隔断,怎能忘记

盼了好久,你们终于回来了。”当年担任留客村党委书记的游占峰紧紧握着知青的手说。现年70岁的他早已双鬓斑白,在有生之年再次见到这些知青,激动万分。

你还记得吗?我给你送过菜馍馍。”留客村的老乡李娥妮看到知青王秀琴,忍不住大哭起来。王秀琴深深拥住李娥妮的脸颊,同样哽咽着说,“我都记得,我怎么能忘了”。

村民韩双琴握着知青李秀艳的手久久不愿松开。40年前,李秀艳下乡留客村时,与韩双琴都在11生产队,“韩双琴比我年长两岁,经常给我们留着好吃的。”如今,白驹过隙,如若不是有心人的提醒,这对姐妹相互都不敢再相认。“但提及名字,仿佛就在昨天,所有回忆都涌过来了。”言及此,两人再次拥抱拭泪。

知青代表郭贤文告诉记者,当时在此下乡的知青共有57名,大多生于1957年至1959年,下乡时间一般在1975年至1979年。如今,光阴如梭,知青中有5人已经辞世。

无悔:知青们希望回报“第二故乡

岁月改变的是容貌,却带不走那份眷恋和思念。

下乡四年,让我们学了不少东西。”带着3岁的小孙子一起归来的知青赵艳,回忆往事很是触动。1975年赵艳被分到了留客村第一生产小队,队长申丛林让她印象深刻。刚下乡时,赵艳根本分不清杂草和麦苗,也不会干农活。即使这样,队长申丛林每次评工分总会给知青们9分,还告诉其他村民要善待知青们。自此之后,知青们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知青们渐渐学会了农耕,学会了坚持和分享。

老知青陈秀荣买来书包、文具和体育用品,她说要把这些送给留客村学校的孩子们。据其介绍,如果家乡有需要知青们为之帮助的地方,他们会毫不犹豫为“第二故乡”贡献余力,以此回报故乡的培育之恩。

据悉,知青们正在运作一个知青乡友协会的组织,希望能在建设家乡方面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