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数字经济 各地竞相亮出底牌
近期,在各地举行的两会上,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5G、机器人、智能家电、超高清显示为代表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成为不少地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发展重点。2019年,地方政府明确了哪些数字经济发展的新目标,提出了哪些加快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举措?《中国电子报》特梳理主要省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内容,以飨读者。
北京:不断壮大高精尖产业
2018年,北京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高精尖产业取得良好发展态势。组建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全面展开。深化“三城一区”建设。中关村科学城创新要素深度融合,自主创新活力进一步提升,涌现出马约拉纳任意子、新型超低功耗晶体管等重大标志性原创成果。怀柔科学城综合极端条件实验、地球系统数值模拟等2个大科学装置和材料基因组等5个交叉研究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未来科学城着力引进开放性科研平台和双创平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利用外资水平加快提升,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见效,创新型产业集群增势良好。深入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个高精尖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制定5G、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等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方案,精心谋划各区主导产业和重点培育产业方向。
2019年,北京将坚持创新驱动,着力增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引领性和影响力。深入对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重点研发计划和创新基地建设,争取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探测等重点任务和项目在京落地。在基础材料、光电子、高端芯片等重要领域,布局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聚焦5G、人工智能等关键方向,精心组织推进创新攻关。
不断壮大高精尖产业。狠抓10个高精尖产业发展政策落地。加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统筹用好各类产业发展基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北京智源行动计划,推动人工智能带动各领域各产业升级和变革。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大力拓展各类创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建设。推动奔驰新能源汽车、超高清显示设备、集成电路生产线、第三代半导体、“无人机小镇”等重大项目落地。
天津:打造人工智能领域7条产业链
2018年,天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腾讯、华为等大数据中心和新松机器人、中核质子医疗、三峡新能源等项目相继落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性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集成电路原片、服务机器人等产量实现倍增。出台了支持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人工智能形成了以“天河一号”超算、曙光计算机、飞腾CPU、“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等为代表的自主安全可控全产业链。
2019年,天津将加快构建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深入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试点等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多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精心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自主可控信息、智能安防、大数据、先进通信、智能网联车、工业机器人、智能终端7条产业链。实施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服务等“智能+”工程,建成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化基地。
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进“互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应用示范等工程,开展工业企业“上云”行动。
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中环高端半导体产业园、中芯国际扩建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国能新能源汽车、三星电池扩能等项目竣工投产。
加快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积极吸引集聚各类优质创新资源。加快国家级基础软件创新中心、中科曙光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和一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落地建设,申建6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上海:将实现集成电路14纳米工艺量产
2018年,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全力打响“四大品牌”。“五个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开工建设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基本建成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超强超短激光等大科学设施,成立国家集成电路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四大品牌”建设全面启动。深化落实“实体经济50条”,制定实施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产业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发布产业地图,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特斯拉、大众纯电动汽车、积塔半导体等5个投资百亿元以上和15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华力二期12英寸生产线项目建成投片。
2019年,上海将着力提升科技创新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和国际大科学计划。
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加快落实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政策,深入实施智能网联汽车等一批产业创新工程,推动中芯国际、和辉二期等重大产业项目加快量产,实现集成电路14纳米生产工艺量产,推进昊海生物、ABB机器人、盛美半导体等项目开工建设。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施改造示范项目200项。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大力推进5G网络、新型城域物联专网等建设。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强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助残、交通、生态等领域的应用。加强关键设施网络安全防护,严格落实防护责任。
浙江: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
2018年,浙江省加强创新,新动能明显增强。浙江省启动实施了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制定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3.1%。建成“无人车间”“无人工厂”66个,新增上云企业12万家。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明显加快。新增“浙江制造”标准559个、“品字标”企业442家、小微企业园区222个;新增工业机器人1.6万台。
2019年,浙江将继续坚持创新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发展数字安防、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争创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材料等产业新优势。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实施新一轮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实施5000项智能改造项目,新增工业机器人1.7万台。深入开展“互联网+”行动,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加快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深入推进云上浙江、数字强省建设。支持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乌镇创建国家互联网创新发展综合试验区。率先开展5G商用,推广应用城市大脑和电子发票,加快建设移动支付之省,争创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设立100亿元数字经济产业基金。重点打造100个“无人车间”“无人工厂”,扶持100个骨干数字企业,推进100个数字化重大项目,实施100个园区数字化改造,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安徽: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和数字经济
2018年,安徽省科技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合肥诞生,业界实际运算性能最高的数字信号处理器——“魂芯二号A”研制成功,世界唯一让机器达到真人说话水平的语音合成系统在科大讯飞实现,一大批重大源头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世界最薄0.12毫米电子触控玻璃成功下线,工业机器人产量突破1万台,维信诺第六代柔性显示器生产线开工建设,一大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成长。
制造强省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出台支持数字经济、机器人、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政策,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中国声谷建设、新材料产业发展等规划。合肥智能语音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试点。“数字江淮”中心挂牌运行,1500个企业实施“皖企登云”计划,“智慧+”应用试点示范向多领域拓展。
2019年,安徽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扩大智能家电、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产业优势,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水平。
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和数字经济。加快“数字江淮”中心建设,完善基础数据统一、资源共享开放的平台功能。建设超级计算中心。扩大4G网络覆盖面,加快5G商用步伐。打牢资源型数字经济基础,推动大数据产业集聚发展,支持云计算、大数据生产应用中心、大数据存储基地建设。提升技术型数字经济水平,开展“建芯固屏强终端”行动,加快智能机器人研发、智能终端创新。推进“中国声谷”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及智能语音产业集群。拓展融合型数字经济领域,打造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扩大“智慧+”应用试点示范,让数字经济更广泛地融入生产、服务和生活。
福建:力争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3成
2018年,福建省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85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99家、省市级众创空间35家,东南大数据产业园新增关联企业91家,马尾物联网产业基地新增关联企业52家,首届数字峰会期间与阿里、腾讯、京东等签订数字经济项目64项、总投资746.9亿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福州片区推出两批13项改革创新举措,福州软件园扩建6个分园,通过“榕博汇”等活动引进高层次人才1723人,R&D经费投入强度从1.98%提高至2.18%。
2019年,福建将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中科光芯、京东方柔性显示等项目建设,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芯”强“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知创福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新增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50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0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50家。
实施数字经济领跑。加快“数字福州”建设,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力争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37.5%以上。高水平办好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积极创建国家数字经济示范区;加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监测管理,发挥数字福建“两朵云”辐射带动作用;做大做强东南大数据产业园,推进字节跳动东南营销中心、皮皮虾产品线和京东元洪食品数字经济产业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马尾物联网产业基地,推广应用智能水务商用项目,在窄带物联网共性技术、通信服务等方面实现突破;建设旗山湖“智谷”、永泰人工智能小镇,建成福建省人工智能超算平台二期;筹建比特大陆区块链研究中心,打造区块链经济综合试验区;加快福州软件园扩容和分园建设,推进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发展。
广东: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2018年,广东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强省建设扎实推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45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启动第二批3家省实验室建设,中国首台散裂中子源装置在东莞正式投入运行,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等大科学装置顺利推进。启动新一轮省部院产学研合作,与中科院合作的27个重大项目顺利落地。智能电视、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17%、28%、206%,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5%。
2019年,广东将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机器人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扎实推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大力引进优质高端装备制造项目。抓紧谋划推进集成电路等研发制造。加大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力度,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再推进3000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建设,新筹建5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新增1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先导区。在人工智能综合研究、芯片制造、智能电子等领域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建设若干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在珠三角城市群启动5G网络部署,加快5G商用步伐。大力发展4K超高清视频产业。推动共享经济、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新模式拓展应用。
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全面组织实施九大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推动激光设备与器件、服务机器人、国际数学中心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平台落户广东。在新一代通信与网络、量子科学、脑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布局建设高水平研究院。
重庆:着力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
2018年,重庆突出大数据智能化,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用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加快发展智能产业,制定集成电路等产业专项政策,签约联合微电子中心、比亚迪汽车电池等大数据智能化项目3919亿元,京东方第6代柔性面板、SK海力士二期等重大项目开工,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西南地区总部落户重庆,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长均超过20%。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启动运行,飞象工业互联网、中移物联网等综合性平台建成投用。
2019年,重庆将持续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培育壮大智能产业,一手抓研发创新、一手抓补链成群,着力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芯”,就是要完善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等上下游全链条,培育高端功率半导体芯片和存储芯片等项目,抓好联合微电子中心、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等项目。“屏”,就是要壮大液晶面板产业,加快京东方第6代柔性面板项目建设,推动鑫景特种玻璃投产放量。“器”,就是要稳定现有智能终端产量,引进品牌手机生产项目,发展智能音箱、智能穿戴等新产品。“核”,就是要完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发展“大小三电”、智能控制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网”,就是要加强物联网硬件制造、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建设国家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和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推动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促进区块链产业健康发展。加快智能制造步伐,落实智能制造实施方案,更好发挥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作用,推动1250家企业智能化改造。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制定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出台大数据管理规定,加快建设市级数据中心和“数字重庆”云平台,实施一批智能化应用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