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一带一路” 打造产业新优势

21.07.2015  12:34

近年来,随着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兴起,各地抢占资源和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我市只有顺应全球产业发展趋势,把握关键性行业,形成产业优势,通过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打造竞争新优势,才能在未来市场竞争力中立于不败之地。

李玉华

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给石家庄带来重大发展机遇。那么,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石家庄产业如何谋篇布局?笔者认为,首先要借力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做强石家庄制造业,打造“北京研发+石家庄制造”模式。

其次,要借力天津国际港口城市和先进制造业优势发展石家庄外向型经济。2015年初,旨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天津自贸区获批,航运物流、国际贸易、金融创新等高端服务业必将获得大力发展,这恰好也给石家庄发展外向型经济、推进津石合作提供了战略机遇。

一带一路”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不存在缺席省份和地区,石家庄可抓住机遇,与京津共推“京津冀品牌”。一是转移化解过剩产能,二是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可以搭乘“一带一路”战略将轻纺、医药、机电、电子等优势产品推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转型升级的挑战

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对石家庄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巨大压力和倒逼机制。尽管我市在产业转型发展中取得一些成效,但与先进城市相比,仍存在许多发展的“短板”。

产业结构不够优。传统优势产业处于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实力较弱。在服务业领域,科技投入少,人才成为瓶颈,产业设计较弱,微笑曲线两端不强。服务业占比偏低。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我市本土人才存在流失问题,特别是发展现代服务业所需的国际金融、现代物流、旅游会展、创意研发等领域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人才较为短缺,导致石家庄现代服务业总体竞争力较弱。

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要善于突破“追赶承接式”路径依赖,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向“抢占经济制高点”转变。

规划先行,一张蓝图绘到底。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编制石家庄总体规划和各项专业计划。提升择商选资与招才引智的门槛,“捡到篮子都是菜”的时代已经结束;腾笼换鸟,即加快退二进三、退低进高和梯度转移;上天入地,即不断提高容积率和地下空间利用率。

传统产业借助“互联网+”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正迅速向各个产业领域渗透、融合。一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快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文创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现代物流等新项目、新业态落地。二是利用物联网提高物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三是以绿色低碳产业代替高耗能产业,对我市关停和搬迁的污染企业,政府在融资、税费优惠、项目审批等关键环节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促进企业向现代高效农业、养殖加工业等方向转型。

突出创新驱动,增强产业竞争力。要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迈进中高端。创新能力不足是我市产业发展的“软肋”。一要重视龙头企业、大项目的引进。引进龙头企业,配套企业会跟进并延长产业链。二要注重创新引领,引导企业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比如,技术创新要着眼产业前沿,明确关键技术和攻关路径,加快推动核心共性技术攻关和创新成果产业化。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产业转型的动力。当前,企业受市场有效需求不足、资金紧张等影响,投资意愿下降,扩张积极性不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一是简政放权。各部门要最大限度缩小企业投资项目核准范围,优化审批流程,规范权力运行,保障企业投资自主权。二是营造创新环境。政府、企业、社会要形成合力,加大对大众创业的财政支持和金融服务,降低门槛,最大限度释放微观主体活力。三是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过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信用保障作用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园区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大人才引进扶持力度,为小微企业提供人才对接平台。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