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篇83:井下的9个人哪去了?

11.03.2015  17:11
——省安委办“两会”期间张家口督导组检查尚义煤矿特写 3月10日,省安委办“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张家口督导组一到张矿集团尚义煤矿就直奔调度室查看矿工下井情况。 尚义煤矿属于原县有煤矿,被张矿集团整合后,目前正处于技改阶段。井下六大系统中,人员定位系统已建立。省督导组要求值班人员调出当班下井的人数。数据显示,井下人数为19人。 按照要求,矿工在井下必须佩带人员定位仪,它是人员定位系统的“末梢神经”,通过定位仪的感应,调度室的监控系统才可以准确知道下井人数及人员位置。 省督导组随后查看下井人员登记表,发现其中端倪,当班下井人员登记表记录人数为28人。 井下的9人哪去了,到底那一个数据出了错?该矿负责人对此解释说,人员定位系统正处于调试阶段,所以数据有些不准。

省督导组在调度室认真查看下井人员情况 省督导组并不认同这样的解释。既然监控系统能显示井下人数,那么,就说明人员定位系统运行完好。现在数据对不上号,最有可能是有的下井人员未配备人员定位仪。没有了“末梢神经”,数据自然就传不回“大脑”。 然而,省督导组随后在井口安全信息站进行检查时发现,记录当班下井人数又变了。在定员管理牌版上,当班下井人数显示为18人。

在定员管理牌板上,显示下井人数为18人,而人员定位系统却显示19人 28人,19人,18人,到底那一个才是当班下井的准确人数?该矿负责人也被这三个数字弄懵了,无法解开下井人数这个谜。 省督导组当即严肃发出警告,这不是设备问题,而是严重的管理缺位。矿井技改,不光技术设备要升级,管理也要升级,人的管理跟不上,再好的设备也无济于事。 《河北安全生产》记者 朱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