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看秋收】新品种助力行唐大枣不靠天

07.09.2015  09:50

近期,连续的阴雨天气给我省行唐大枣产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预计直接经济效益减少40%。

下午两点钟,阴雨天逐渐放晴,行唐县农林畜牧局红枣站站长赵惠芬,赶紧到山里看看大枣的生长情况,恰巧碰到了口头镇鲁家庄村民李国兵。

李国兵:这都是裂的都显狠了。你看这个都裂了,还在树上长着都烂了。

满树枣子,长势喜人的基本都裂了。李国兵说,今年气候非常不利于行唐大枣的生长,五月份开花,本来需要水的时候干旱,等到了9月份成熟,该干旱的时候却下了雨。

李国兵:你着急也没办法,这都是属于靠天吃饭的东西,要是不下雨就好了。

李国兵种了3000棵枣树,年产量大概在8000斤左右,去年这个时候,也是因为下雨,有5000斤大枣还在生长期就开始裂了。赵惠芬说,这叫裂果病,行唐大枣由于个大、皮薄,成熟期时遇到雨,极容易裂,“这老百姓说得年头,其实就是说到这个着色期,就是果实上糖到这个时期如果下一场雨,而且马上放晴,就在这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发病率极高它是突发性的。两三天,整棵树全部发病。重的发病率达到百分之八九十,轻的达到百分之二三十,总体就是百分之五十。

得了裂果病,直接影响的不是产量,而是效益。裂了的大枣比完好的大枣每斤价格至少要便宜40%。在李国兵看来,是不是个丰收年,能不能卖个好价钱,是由老天爷决定的。不过,赵惠芬并不这么认为,“我们这儿建了一个新品种园,包括河北农大、林科院还有各地的优良品种在我们这儿进行嫁接观察,达到一百多个品种,一直在搞实验。

从2005年开始,赵惠芬就利用专业人才和技术,不断试验培育新的能抗病的行唐大枣品种。终于,她成功了!

记者:这叫什么品种?

赵惠芬:束光一号。你看它这个儿都这么大,比本地果大三分之一。特别爱结果,容易丰收,没有缩果、没有裂果的现象,像本地枣,好果率极低,像这个好果率很高,95%以上。

行唐大枣种植历史已经有3000年,目前全县种植面积60万亩,年产量7000万斤,有“天然维生素丸”美称。赵惠芬和专家们的这次实验,提高了行唐大枣的好果率,给老百姓增产增收提供了强力保障,“到四五年之后,推广到50%以上都为“束光一号”的话,我们肯定是不怕新疆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