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看秋收】张北土豆陷入增产不增收困局

13.10.2015  17:08

目前正值土豆收获的季节,记者来到主产区之一的张北县,看看今年的土豆收成怎么样,行情好不好。

深秋的坝上刚刚下过一场小雪,气温降到了零下,沙沟村土豆种植户周凤山的地里依然有200亩土豆没有卖出去,老周的心情就和现在的气温一样。

老周:现在卖不出去嘛,着急也没办法。现在一个是价格太低,今年是最低的,三毛多钱,往年哪有这个价钱?往年最低的是四五毛钱,再一个是价格低了还没人买。

老周已经种植了多年土豆,今年的收成是最差的。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每亩地投入在2500元左右,产量差不多有5000斤,土豆每斤得卖到5毛钱才能保本,按现在的每斤3毛钱的价格,每亩地要赔1000元。但即使是这个价格也不好卖,“现在你看咱们最近的几个地方,张北这个薯业公司,现在它也饱和了,再一个淀粉厂,你没见公路上一排好几十个车,根本交不了。大的市场也不好,现在你拉到北京新发地,拉到哪儿才四毛五,除了运费才剩几个钱,还是赔钱。

张北县燕北薯业是国内最大的土豆加工企业,今年企业的土豆采购量大幅压缩。

燕北薯业行政总监郭建斌:去年加工了15万吨,今年准备收购8万吨左右。

记者:今年怎么就少了呢?

郭建斌:这有市场的原因。现在加工成粉你得卖出去呀,我们卖不出去不能在这儿压着。

种植户张贵成和燕北薯业签了购销合同,出产的土豆可以卖给燕北薯业加工成全粉,然而由于企业有着严格的收购标准张贵成的土豆也没卖上好价钱,“八百块钱一吨我现在赔的没法拉了,只有不拉了,哪怕冻地里。还不如工钱了呢,现在捡一袋1块8,装一吨60。

今年土豆的行情为什么如此差?除了加工企业压低产能,老周觉得还是土豆种得太多了,“咱们这儿种四五百亩的像我这样的户都是小户,有种几千亩的,像沽源哪儿还有种一万多亩的,数量太多了。

天气逐渐凉了,老周思前想后还是准备雇人把土豆从地里收回来,“最后实在卖不出去了自个儿入库。租库,租别人的,一个放100多吨的库一万多块钱,基本放到明年春天处理完以后。

记者:到那会儿能卖上价钱吗?

老周:不一定能卖上价钱,也可能低,也可能高。

村里和老周有一样经历的种植户不少,但也并非所有的种植户都栽了跟头。同村的丁志国今年春天敏锐地感觉到了市场风险,把原来计划种植土豆的200亩地改种蔬菜,不仅没赔,还赚了一笔,“对我这样的种植大户来讲,我还是要看市场。我今年就感觉到量特别大,周围的种子卖的特别火,人们都在抢这个土豆种子,抢不着,这就危险了,我就不去种这个东西了,规避一下市场风险。”(河北电台记者张玉平、张家口电台记者赵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