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降费减税降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30.03.2016  12:22

省政府印发《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若干政策的通知

我省降费减税降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省政府日前印发《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若干政策的通知》,推出全面落实普惠性减税政策、着力推进降费减负等八方面举措,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提高产业竞争力,助推我省经济转型升级。

全面落实普惠性减税政策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展至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

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的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政策,延续执行到2017年12月31日。自2015年10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0万元(含30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落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适当调整部分税种税率。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县(市)政府根据需要提出申请,经省政府批准后,可适当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

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下限制

减免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下限制,凡国家和省有上下限收费标准的,一律按下限标准执行。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免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文化事业建设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政府性基金。免征小微企业水土保持补偿费地方收入部分,降低小微企业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50%。对企业在改革、改组、改造过程中发生的房地产权属转移,免收住房转让手续费,对小微企业免征住房转让手续费。对省级以上开发区省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予以免征,国家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有上下限的,按下限征收。

强化涉企收费管理,实行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

对钢铁等行业中优质企业给予信贷支持

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原则,对钢铁、建材、煤炭等行业中有效益、有市场、有竞争力的优质企业继续给予信贷支持,帮助有前景的企业渡过难关。

加快推进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支持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公司债券及资产证券化、商标权质押贷款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

支持金融机构在有效管控风险的前提下,落实好无还本续贷、循环贷款等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还款方式,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显著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衔接落实好国务院取消和下放的审批事项,再取消和下放一批省本级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降低交易成本。

加快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清理规范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环节中介服务。清理行业性、区域性保护,由收费单位明确并公示收费标准,引导降低服务收费。

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改革。

加大工业领域假冒伪劣产品打击力度,开展钢铁、建材、煤炭、民爆等行业的市场清理整顿,依法查处制假、售假企业。

降低失业等保险缴费费率

企业缴纳失业保险费率由2%降至1.5%。符合条件的统筹地区,企业缴纳生育保险费率降至0.5%。适度降低缴纳工伤保险基准费率,调整后全省平均费率水平由1.2%下调至1.0%以下。

统筹兼顾企业承受能力和职工个人发展需要,适当减小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

支持企业通过转岗培训等方式稳定职工队伍,所需资金从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失业保险基金按规定给予稳岗补贴。对暂时遇到困难但不裁员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下调电价,降低用能成本

落实国家电价政策,下调一般工商业电价,冀北、冀南电网分别下调3.10分/千瓦时和3.09分/千瓦时,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

推动形成煤热价格联动机制,按照煤炭价格波动幅度,下调工业蒸汽热力价格,逐步实现市场化定价。

积极推进电力交易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供购电企业市场化交易,选取一批符合产业政策的工业用电企业开展大用户直购电试点,有序扩大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鼓励支持余压余热回收利用自发电企业实施电力上网和就近售电。

降低公路收费,适当放宽限行

严格禁止超期收费。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取消运营车辆二级维护检测收费。

适当放宽限行限制。当启动雾霾天气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时,允许各地限行区域内医药、炼油、化工等企业运送原料和成品车辆在核准时段和路线通行,减少企业停产、限产频率,减轻对企业连续生产经营影响。

深化通关一体化改革,落实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全面推进石家庄海关与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作,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报关,提高通关效率。

鼓励企业内部挖潜

引导企业通过管理创新降成本。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企业内部管理升级。合理压减财务成本费用,调整融资和贷款比例,利用闲置资金理财创效。压缩非生产性经费支出,加强物业管理,杜绝跑冒滴漏。改革企业公车用车制度。推行精细化管理,实行指标与绩效挂钩,完善考核制度,激发员工积极性。

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降成本。支持企业发展智能制造,延伸产业链,促进产品高端化,提升附加值。鼓励企业通过技改优化工艺流程,实行精细化生产,减少能耗和人工、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