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财政厅推行标准化绩效管理改革成效显著

05.07.2016  13:43

  如何用长效机制激发内生动力,让干部群众永葆干事创业的激情?近日,记者在省财政厅了解到,该厅通过大刀阔斧地推行标准化绩效管理改革,为破解这一难题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 

 

  据了解,自2013年底以来,我省财政厅积极探索推行标准化绩效管理,通过制定绩效计划、实施绩效监控、开展绩效考评、实行绩效改进、全程开展绩效沟通,把年度战略任务变为具体指标,分解到处室和岗位,实行科学管理,切实转变了作风、提高了效能、推动了落实。其核心工作可以概括为“一基础”、“四环节”、“一主线”、“一支撑”、“一保障”,即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以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考评、绩效改进为主要环节,以绩效沟通为主线,以信息化为支撑,以结果应用为保障,环环相扣,协调运转,使之成为机关管理的大平台、总抓手。 

 

  其中,在夯实标准化管理基础方面,省财政厅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省委省政府推行标准化管理的要求,构建起了“岗责清晰、人岗适配”的管理体系。通过机构优化、流程优化和标准优化,有效解决了部门内部职责交叉、机构重叠、衔接断档等问题,明晰了职责任务,并制定预算管理业务流程和职责划分规范、重大事项协调机制、内控制度等以使得各单位的职责更加清晰、协调配合更加顺畅、风险点得以防范,保证了职责不缺失、业务不漏项、环节有链接。 

 

  在制定绩效计划方面,所有工作从年初部署开始就要逐项确定目标指标,细化分解到单位和人头。内容上,涵盖省委省政府和财政部重点工作部署、厅内年度创新性工作、部门职责等各个方面;标准上,按照“跳一跳、摘得到”原则,依据上级要求、历史水平、同行业先进水平三个标准,从时间、质量、数量三个维度进行确定,做到可衡量、可评价;落实上,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统一,通过制定计划让人人清楚自己全年该干什么、要干到什么程度,形成对目标的认同和共识,自愿主动地完成目标,实现了“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

 

  在实施绩效监控方面,则是通过对目标指标执行过程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及时纠正工作与目标之间出现的变差,强调过程控制。如强化节点控制,做到过程留痕,推动单位和个人及时发现目标指标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实现自查自纠,同时有利于相关负责人针对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指导、提醒和敦促。 

 

  而在开展绩效考评和实现绩效改进方面,则是要追求“四个公平”和“两个持续改进”。按照“周记、月结、季考、年评”的制度设计,客观公正地评价单位和个人工作完成情况,做到起点公平、办法公平、机会公平、结果公平。同时将单位绩效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年度考核以及实施惩戒的主要依据,将个人绩效结果作为选拔任用、轮岗交流、评先评优、学习培训和其他奖励的重要依据。而根据考评结果反映出来的问题,则要查找工作层面和绩效管理本身存在的不足,不断进行整改提升,保证职责工作方面的持续改进和标准化绩效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在省财政厅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全程感受到的是迎难而上、激情干事的生动局面,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的精神风貌和锐意创新、事争一流的浓厚氛围。不论是厅内具有多年管理经验的处级干部还是刚刚崭露头角的一般年轻干部,不论是通过绩效考核实现个人评先评优的佼佼者还是正在奋起直追、要求进步的普通同志,不论是常与省财政厅打交道的其他省直部门的同志还是市县财政部门的基层,说起省财政厅推行标准化绩效管理改革后的新气象个个都竖起了大拇指,大家一致感受到财政厅推行的标准化绩效管理形成了目标明确、导向明确、预期明确、结果明确的全过程闭环管理,不仅机关内部管理更加科学有效、个人价值实现更加公正公平,而且办事能力和服务水平也是更上一层楼,效果十分显著。(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