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发布鸡泽青年先锋队等河北好人事迹

08.08.2016  16:42

    鸡泽青年先锋队:吹响抗洪救灾的青年集结号

鸡泽青年先锋队成员徒步运送物资进受灾地区。

    在鸡泽县,仅仅因为一句“洪灾面前,我们能为家乡做点什么?”深爱着脚下这片土地的800余名当地青年,通过微信群自发组成救灾“先锋队”,他们逆流而上接送转移群众,冒雨为抗洪前线送去物资,他们的所作所为,让“鸡泽青年先锋队”传遍椒乡大地。

    一句发问洪灾面前,我们能做点什么?

    7月19日,鸡泽遭遇洪涝灾害。7月20日晚,当群众大转移紧张进行时,在微信朋友圈转发着一个音乐相册——“鸡泽今夜无人入眠”,县领导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身处抗洪救灾一线的图片,触动了很多鸡泽青年。

    “洪灾面前,我们能做点什么?”鸡泽县青年杨辉在“鸡泽青年先锋群”里如是发问。“群主”张永进一篇百余字的“告各位鸡泽青年书”发送到群里。短短两个小时,这篇短文开始在鸡泽本地微信群、同学群、朋友群转发。很快,“鸡泽青年先锋群”第一个微信群就满员了,他们马上建立了第二个微信群,800多鸡泽热血青年加入进来。

    群成员多数是在外学习或工作的鸡泽青年人,他们向活动的发起者发出建议,希望能够成立临时性组织,把广大鸡泽青年动员起来。接受了大家的建议,微信群临时成立了协调组、宣传组、食品组、交通组等小组。

    捐物筹款,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8月4日,坐在记者面前的杨辉,讲起前几天的事,依然止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说,连他都没有想到,自己简单的一句发问,两个小时,一支全新的队伍就拉了起来。

    有了队伍,没有办公场地,先锋队队员、微信群成员之一的鸡泽拓远汽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世超立刻把自己的办公场所腾出来,作为鸡泽青年先锋队的临时指挥部。群主和召集人在群里一声呐喊,面包车、小轿车、吉普车等纷纷在临时指挥部集合。手电、充电宝、方便面、纯净水、面包、盒饭等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涌向临时指挥部。

    他们联系冲在抗洪一线的救援战士,得知一线群众多数已经得到安全转移,灾区还有部分群众饮水和食品存在困难。于是,“青年先锋队”兵分3路,一路逆水而上,把救灾物资送到受灾严重的店上乡、双塔镇、鸡泽镇的群众手上;另一路奔赴抗洪一线,给连续奋战在一线的交警队送去饭菜;还有一路紧张搜集线索,时刻准备进灾区进行紧急救援。

    为了筹款,他们采用了时下最便捷的筹集方式:发红包。北京、石家庄、邯郸……在外工作的鸡泽青年的抗洪红包,源源不断地发了过来,很多人从未见面,甚至在群里用的都是网名,但“鸡泽青年先锋队”这个名字给了大家无可置疑的信任。杨辉说,7月21日8时许,红包开始在群里发送,一个人负责接收,一个人负责登记,少则数十元,多则上千元,最后一共筹集到1.9万多元。

    信息沟通,及时辟谣 传播准确信息

    和很多地方一样,洪灾面前,各类信息满天飞,尽管多数都是正能量,但也有一些青年在转发来源不明的信息。一些未经证实的失联、灾情信息,让很多人感到惴惴不安。

    对此,活动负责人之一的赵耿超在群里发声:“请大家听从县、乡政府通知,故意传播谣言,也要负法律责任。

    与此同时,他们及时把县、乡政府关于灾情的最新通报及时在群里进行了转发。同时,还安排接近一线的队员,利用手里的相机,拍些图片或者短视频,发在群里。“并非是满足大家的好奇,而是告诉大家抗灾真相,事实并不是外界谣传的那样。

    针对部分在外青年联系不上家人的情况,先锋队员们及时赶赴所在村庄,获得第一手信息,及时向这些外地青年反馈其家人安全信息,使在外地的鸡泽青年人放心。

    共同的名字:“我们都是鸡泽青年

    他们每到一地,都及时跟现场指挥部沟通,询问能做些什么。他们都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都是安排人员采购食品、矿泉水,还有盒饭,并及时将这些物资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受灾地区群众吃上了热乎的饭菜,抗洪一线战士喝上了干净的水,安全转移的群众得到及时救援……现场进行指挥救灾的各级领导十分感动,他们一次次询问这些充满正能量的鸡泽青年的名字,先锋队员们不约而同地说,“我们都是鸡泽青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