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将继续深化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

11.07.2016  12:42

日前,从2016年“燕赵环保世纪行”活动启动仪式上获悉,2015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77ug/m3,比2014年(95ug/m3)下降18.9%,比2013年(108ug/m3)下降28.7%,提前2年达到国家要求我省到2017年削减25%的目标;今年上半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63ug/m3,同比下降20.1%,同比2013年下降46.1%,实现了良好开局。我省将认真总结,持续加力,统筹推进空气质量改善重点工作任务,力争取得更大进展,确保2016年全省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5年再降8%以上。

据介绍,今年我省将继续深化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煤炭消费较2015年净削减500万吨。加快淘汰燃煤锅炉淘汰和升级改造,推广多种清洁能源替代散煤。大力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积极推进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优化布局、兼并重组,压减炼铁产能1000万吨、炼钢产能800万吨、水泥产能150万吨、平板玻璃产能600万重量箱。

全省重点开展4项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散煤污染整治,以城市区域优先发展集中供热,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和清洁燃料替代,农村地区强化散煤替代和煤炭清洁利用,推广高效清洁燃烧炉具为核心工作,2016年全省实现散煤压减替代1700万吨。开展专项执法,打击取缔劣质煤销售网点,提升流通领域民用散煤质量。焦化行业污染整治,通过退出转型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兼并重组一批、停产整治一批的方式,严控焦炭产能,强力推进焦炭生产企业达标治理,开展全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露天矿山污染深度整治,取缔关闭一批污染严重、破坏生态、乱采滥挖的露天矿山,停产整治一批不具备环评要求和排污许可的露天矿山,修复绿化一批责任主体灭失的露天矿山迹地。道路车辆污染整治,强化报废车辆和二手车市场监管,规范道路通行秩序,加强油品质量监督,建立常态化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劣质油品机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

此外,在廊、保部分地区打造“无煤区”,完善“4+2”特别是廊坊、保定市与北京市的“2+1”结对合作机制,在廊坊市和保定市部分地区集中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发展集中供热,打造“无煤区”。

据悉,2013年以来,全省削减煤炭消费2700万吨,压减炼铁产能3391万吨,炼钢产能4106万吨,水泥产能6231万吨,平板玻璃产能3717万重量箱,水泥、平板玻璃产能压减任务提前两年完成。2015年,我省重点实施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升级改造、关停取缔实心粘土砖瓦窑和“拔烟囱”三大专项行动,目前,我省261台燃煤机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关停取缔实心粘土砖瓦窑2780座,彻底解决260万吨燃煤低空直排问题;拆除废弃烟囱351根,淘汰建成区燃煤锅炉3829台、11958蒸吨,减少燃煤使用19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