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省委中心组学习会精神系列访谈(二)

24.09.2015  08:59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加快优势产业聚集 做亮现代服务业名片

——访裕华区区委书记王丽君

对于省会中心城区裕华区而言,应当如何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结合裕华区产业特色,依靠优质项目支撑,加快金融产业、高科技产业、文化产业、新兴产业四个聚集区建设,从而做亮省会现代服务业名片。”裕华区区委书记王丽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王丽君说,裕华区将严格按照“八破八立”要求,扎实开展好“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坚持对标先进、充分认识自身和发达地区的差距;认真对照检查、找准阻碍发展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强化整改落实。通过大讨论,彻底摒弃“畏难、等靠、保守”等阻碍发展的思想,牢固树立赵克志书记倡导的“锐意进取、勇于担当、精准发力、开放创新”等八种意识,着力解决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信心不足的问题,激发全区干部群众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增强敢于创新、加快发展的能力,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的大发展。下一步,裕华区将把发展金融产业作为调优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在裕华路迎宾大道沿线,以商务楼宇为载体,大力引进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充分利用北京银行等知名企业的资源和品牌优势,建立合作机制,引进更多的金融机构总部,努力打造现代金融产业聚集区。

王丽君表示,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根本要靠创新驱动”的要求,依托已落户该区的北大科技园、中国电子四公司华北总部项目和驻区高校,建立完善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高科技总部经济。积极搭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平台,充分利用辖区省、市传媒集团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文化+科技+创意”融合发展新路,打造省会文化产业聚集发展新高地。抓好新兴产业聚集区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等新兴业态,以信息化推动传统服务业、商贸物流业提档升级,推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建设四个集聚区,关键是靠优质项目的支撑。”王丽君说,裕华区将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特别是围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拉出项目单子,逐项进行对接,做好项目引进承接工作,实现四个聚集区的快速推进。与此同时,大力倡导勇于担当、敢作敢为的精神,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健全完善严格的责任分解机制、督导调度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加强环境建设,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搭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发展平台,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

推动矿区全面转型和绿色崛起

——访矿区区委书记张旭

“我们要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把与天津大学、中科院化学所的技术合作进一步推向深入,为矿区的转型发展提供技术、人才和智力支撑。同时,加快推进与国家电网等央企的合作,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矿区。”井陉矿区区委书记张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张旭说,矿区作为资源型城区,务必要破除资源依赖的定势,树立转型发展的理念,特别是要推动好以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环境转型、社会转型“四位一体”的全面转型和绿色崛起,按照大攻坚、大突破、大见效的要求,着力开展好七大攻坚战,即:石钢搬迁建设攻坚战、段家楼保护与开发攻坚战、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建设攻坚战、北出入区口迎宾线建设攻坚战、美丽乡村全覆盖攻坚战、农村经济林全覆盖攻坚战、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攻坚战,我们要以争先进位、锐意进取、勇于担当的精神,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持续攻坚、久久为功,力争加快实现矿区全面转型和绿色崛起,把矿区建成富裕文明美丽的矿区。“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同时,我们自身也面临着非常好的机遇。”张旭说,当前矿区主要面临三大机遇:一是国家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在这方面可以推动矿区现有阶段实现爬坡过坎,实现整个矿区内生增长。二是石钢项目落地和段家楼保护开发的机遇,将为产业转型打下很好的基础。三是石太二通道即将通车使矿区加快融入省会半小时交通圈的机遇,使一些优质要素加速向矿区聚集。这三大机遇的效应正加快显现,所以,矿区要持续用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把三大机遇落实好,进一步推动矿区的全面转型和绿色崛起。

张旭表示,面对机遇和挑战,矿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将进一步全面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带头践行“三严三实”,强化责任担当,以严与实的作风锤炼干部队伍,抓铁有痕,踏石有印,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落实,为完成攻坚之年各项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做大承接平台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访栾城区区委书记吕素维

区划调整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给栾城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能否抢抓住这次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栾城区区委书记吕素维说,关键要看能否做到心中有数,具体要围绕补齐短板、寻找突破口做文章。

吕素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习贯彻省委中心组学习会精神,更坚定了加快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尽快融入主城区的信心。栾城区将着力实施“三个对接”——即城市意识、理念、思路和标准全面对接;规划、建设和管理全面对接;产业、保障和社会治理全面对接。加快推动“四个转变”——城乡居民向市民转变;社会治理由乡村管理向社区服务转变;经济发展由县城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城市建设由重建设向建管并重转变。“五个融合”——即产业、生态的融合;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融合;新市区、新市镇、美丽乡村的融合;党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

“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两大主导产业对栾城区经济的支撑作用日趋明显,两个省级园区成为承接首都和省会产业转移的战略平台,城乡统筹使一体化进程有了一个好开端。”吕素维表示,将继续做强两大承接平台,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围绕建设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栾城区做大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和栾城经济开发区两大承接平台,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两大产业。“我们将利用好低空开放的契机,研究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大思路,围绕高端物流业,着力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补齐栾城服务业发展的短板。”吕素维说,该区加强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引导栾城传统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向高端发展,努力承接转移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同时,栾城区狠抓新兴项目的引进,依托“军民融合技术产业化基地项目”,支持重点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加快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园,再造一个栾城“新工业”。

吕素维表示,栾城区还将围绕做美城区、做优小市镇、做靓美丽乡村持续发力。在城区建设上,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重点向北向东发展,拓宽建设空间。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以教育城、健康城、文化城“三城”建设为统领,优化学校、医院、文化设施布局,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打造通达核心城区的快速通道和绿色廊道。两个新市镇建设按照产城同创要求,科学确定产业定位,引进京津和省会优势项目。实施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在实现普惠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建设、管理、经营美丽乡村上向更高层次迈进,努力为实现全省美丽乡村全覆盖创经验、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