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厅召开治安管理局执法公开新闻发布会

01.09.2014  19:27

  9月1日下午,省公安厅召开治安管理局执法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省公安机关治安部门执法公开工作主要情况,以及今年以来重点业务工作相关情况。省公安厅治安管理局局长尹殿军作新闻发布,并接受了新闻媒体的采访。中央驻冀媒体、省直、石家庄市各主要媒体的记者20余人参加了发布会。

  按照省厅党委关于“执法公开、简政放权”和“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总体要求,省公安厅对涉及治安部门的463项执法事项全部依法向社会公众和行政相对人公开。其中,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11项、人口管理业务流程22项、刑事受案范围及立案标准95项、行政案件受案范围309项、行政许可26项。此外,治安局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社会各界较为关注的事项作为重点,在公开的深度与广度上、公开渠道的多样性上以及健全公众监督机制等方面给予倾斜和侧重。

  省厅治安管理局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执法公开,利用在办公场所尤其是办证大厅等窗口单位,通过设置公开公告栏、办事明白卡和咨询台、信息屏等设施,主动向前来问询、办事的群众公开办事流程,实行“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办结”的集中办事服务模式。在广大派出所、社区(农村)警务室,通过设置警务公开栏、向群众发放《警务公开手册》、明白卡等方式,主动向群众公开预警信息,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治安局依托互联网上的“燕赵警民通”门户网站,搭建起了网上服务大厅,将各级治安部门的职责权限、组织机构、值班电话、办公地址对外公布,并向社会公开便民利民措施以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和标准。搭建起了网上办事大厅,围绕户籍业务的办理,发布了办事指南,公开了办事流程,提供了申请表格的在线下载、填报等服务。围绕危爆业务的办理,大力推进网上审批。除枪支弹药运输许可,民用、公务用枪的持枪许可,民用枪支弹药配购许可等三项行政许可,其他各项行政许可项目均已实现网上审批。所有许可项目的受理情况、办理进度、许可结果等都接受申请人随时的电话、邮件查询;全省许可单位情况、许可范围等,除涉密项目外均接受社会档案查询。搭建起了网上新闻发言人大厅,定期发布警情通报和警务提示;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发布警方权威信息,既确保了公众的知情权,又有效阻止了网络谣言的传播。制作下发了《公安机关办理户籍业务流程图》、《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流程图》、《公安机关治安调解流程图》等执法事项办理流程,要求各地治安部门在显要位置试点建设触摸屏,将上述内容及办案单位、民警的情况输入主机,方便群众查询。目前,作为全省试点单位的石家庄市公安局已斥资100余万元,在全市安装了148台触摸屏查询机。

  治安管理局通过下放审批权限,有效缩减了办理流程。目前,已经将公民民族变更、性别变更、市外户口迁移三项户口业务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县级公安机关,公民籍贯变更更正下放到派出所核准办理。通过简化办理手续,有效节约了办事成本。出台了简化户口办理手续“七项规定”,对于符合当地户口迁移规定的,群众只需携带与办理业务直接相关的手续即可,其他附加手续一律取消。同时实行一次性书面告知制度,坚决不增加群众的办事成本。通过内部挖潜,有效缩短了居民身份证办理时限。全省自今年3月1日起全面执行18个工作日的发证规定。目前,身份证信息超期积压、发放周期长这一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我省已得到有效解决。新的政策实施以来,各地已发放居民身份证60多万张,受到广大群众一致好评。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群众享受到了更加宽松的落户政策和更加完善的配套服务。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协调相关部门出台了土地保障、计划生育、住房保障、义务教育、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就业保障、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10项保障性工作机制,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今年以来,全省共办理爆破作业资质许可9项、爆破作业单位许可23项、爆破作业人员资格许可6420项、爆破作业项目许可25项、烟花爆竹道路运输许可3733项、民爆物品购买许可近6万项、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4884项,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批,未接到一起行政相对人的投诉。全省共审批、备案举办各类大型群众性活动190场,参与群众109.4万人。期间,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未接到一起行政相对人的投诉。

  全省各级治安系统的办案部门将“向特定对象公开执法信息”工作作为阳光司法、阳光执法的首要任务,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不断完备《接处警回执单》、《立案回告单》、《破案告知书》等法律文书的制作、送达工作,确保能够及时地将立案、破案、当事人违法情况等信息告知案件当事人或其家属。今年以来,全省治安系统共受理刑事案件1697起,经网上执法办案系统巡查和日常工作抽查,未发现违反告知程序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