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地铁医生”深夜为轨道探伤 

19.06.2017  13:51
  6月16日23时,当城市的夜沉寂下来,地铁列车也停止了运行,在地铁隧道里,却响起了“当当当”的声音,那是检查锤敲击钢轨和扣件的声音,那是石家庄市轨道公司运营分公司的轨道检修工进行轨道探伤的声音。他们每天22时30分到第二天凌晨3时30分许,在地铁隧道内,对轨道进行维修保养,保障地铁正线的安全运营。他们是省会第一批“地铁轨道医生”,全年二百多个工作日都上夜班,每天每个人平均要走7公里进行轨道探伤。   深夜要在隧道内徒步7公里进行钢轨探伤   6月16日22时30分许,在地铁1号线体育场站的站厅层,等候着十多位穿着绿色反光背心的轨道检修工人。“我们在等候最后一列地铁列车驶出轨道。”石家庄市轨道公司运营分公司轨道工程师刘强不时地向车站控制室张望,他们对轨道进行探伤,必须等所有的地铁列车驶出隧道,同时,还要把隧道内所有的强电关掉后方能开始。   在等候了半个小时后,23时许,隧道内终于安静下来。在站台层,长长的屏蔽门两端,有一扇门,上面写着“乘客止步”,它叫屏蔽端门,此时,这扇门开启,刘强和同事们开始向隧道进发。   “当当当”“当当当”寂静的隧道里传出了清脆的声音,只见背着黑色背包的轨道检修工刘池,正拿着一个小锤子敲击钢轨的两侧和钢轨上方的扣件。仔细看这个小锤子,与普通的家用锤不一样,一侧比较尖,一侧为圆柱形,“这是专业的检查锤。” 刘强如是说,“我们轨道检修工主要负责检查轨道的状态,对轨道进行维修保养。”包括日常的巡道,就是用检查锤等工具对所有的轨道、扣件等进行敲击检查,整个地铁首开工程正线的轨道长度近60公里,他们要48小时全部巡查一遍,这样每个人每天都要徒步7公里;钢轨探伤,就是将钢轨探伤仪推到轨道上,用超声波对轨道内部的伤损情况进行检查等。同时,更重要的就是要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如更换轨道等。作为轨道工程师,刘强主要负责对较严重问题进行处理。   为了工作,刘强他们必须穿厚重的劳保鞋,以防砸到脚。而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每天要徒步7公里,他们每个人的脚上都磨出了泡。“这都没什么,把工作做好是最重要的。”刘强对此毫不在意。   刘池:“把好轨道安全关,我很自豪”   23岁的刘池背着一个大黑包,拿着检查锤,猫着腰,就一直在钢轨两侧这样敲击着,两只眼睛死死盯着敲击的地方,他正在巡道。“这所有的扣件都要敲击到,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年轻的刘池眼神充满了专注,“一个小小扣件的松动,如果没有发现,在第二天的运行中,列车可能会很颠簸,甚至会出现更严重的事情。我们不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   刘池继续猫着腰敲击着钢轨,时间长了,他会直起腰,用手敲敲腰部。“每天我们这个班组负责从体育场站到留村站轨道的检查。这一段全长7.3公里,必须保证在3小时内将这7.3公里所有的钢轨和扣件等都要检查一遍。”他后面背的包里装着锤子、要更换的扣件、螺栓等。“如果发现扣件有轻微的松动,要用锤子固定,如果损坏是要更换的,因此必须背着这些家当。”刘池笑着说。   刘池是石市轨道公司地铁订单班的一员,去年毕业后来到石家庄地铁。“我们作为石家庄第一批地铁轨道检修工,可以说是为乘客把好轨道安全的人,乘客的安全就掌握在我们的手上,我觉得很自豪,很骄傲!”   孙志帅:希望能为家乡的地铁做点儿事情   出生于1987年的孙志帅推着一辆黄色的小车在钢轨上慢慢地前行。“这就是轨道超声波探测仪。”孙志帅告诉记者。记者注意到这台小车的前方有几个探头,而上方有一个显示屏,显示着各种数据情况。孙志帅说:“这探头就是超声波探头,而这显示屏是收集数据的,通过它,轨道内部的伤损情况一目了然,就相当于给轨道拍X光。”   “中国轨道距离的国家标准是1435毫米,误差允许的范围是‘加四减二’,即铁轨间距离要在1433毫米至1439毫米之间,而两条铁轨的高低距离则不能超过5毫米,因为铁轨的高低不平会导致列车发生晃动,影响乘客乘车感受。”孙志帅介绍着:“首开工程正线60公里的钢轨,我们每45天要全面进行一次探伤。45天结束后就会开始下一轮的探伤。全年共需要探伤8次。”   孙志帅原来在上海铁路局工作,是一名铁路轨道检修工,2015年,他回到了家乡,“早就盼着石家庄修地铁呢!当知道轨道公司招人时,毫不犹豫地就回来了!希望能为家乡的地铁做点儿事情!我很喜欢这深夜的石家庄,城市寂静下来,我们在隧道里为地铁钢轨检查身体,保证它健健康康的,保证第二天乘客的旅途是安全的。”

  来源:
地铁列车:体型“巨无霸” 载客“特能装”
乘坐地铁,市民最关注的就要数地铁列车了。石家庄网络广播电视台
石家庄地铁开通段实现联通信号全覆盖
  (孙晨 赵君华)近日,石家庄联通宣布,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