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省份晒一季度“成绩单” 河北逆袭成长

25.04.2015  11:09

  据新京报报道,201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这一趋势延续到2015年开局。截至4月23日,全国24省(市、自治区)公布了今年一季度地方生产总值(GDP)数据,21省份经济增速同比下降,河北宁夏“逆袭”,增速同比增长。

  焦点1

  京津冀战略推动河北逆袭增长

  距“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已经超过一年。去年一季度,河北在31省份的经济增速排名中还是倒数第二。去年下半年以来,河北经济增速出现稳定态势。一季度,河北经济增速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是24省份中,同比提高最多的省份,成功“逆袭”。

  作为钢铁大省,河北去年集中力量“淘汰落后产能”。受此影响,去年河北的GDP和工业增速都未完成预期目标。今年一季度,产业结构优化的效果初步显现,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2.2%。

  另一方面,京津冀协调发展也为当地发展释放红利。如河北的一批项目列入交通一体化专项规划;与天津共同出资组建了渤海港口集团;北汽集团整车项目建成投产等顺利推进。

  此外,天津市一季度经济增幅达到9.3%,虽同比下跌1.3个百分点,却高于其年度增长目标。京津冀一体化的红利也比较明显,如天津口岸进出口总额中,来自北京与河北的货物超过3成。津保、京津城际延长线等铁路及京秦高速公路天津段项目加快建设,对经济也有推动作用。

  焦点2

  一带一路提振作用下半年或显现

  今年一季度,重庆市以10.7%的经济增幅在23省份中领跑。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张富民认为,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实施,重庆经济增长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认为,2015年可能成为真正具有转折点意义的一年,而这次转折的核心抓手就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一阶段,地方将掀起基建投资热潮。

  根据公开报道,我国各地方“一带一路”拟建、在建基础设施规模已经达到1.04万亿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李长安也表示,“一带一路”规划等政策效应有滞后期。他预计今年二季度经济指数或将继续走低,一系列刺激政策的叠加效益将使得经济在今年下半年出现反弹。

  焦点3

  房地产拖后腿 海南连续两年下跌

  今年一季度,海南经济增速为4.7%,同比下降了2.6个百分点。而去年一季度,海南也下跌了3.2个百分点。

  长期以来,房地产是海南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海南省政府秘书长胡光辉表示,海南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较大回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投资增速下滑、施工面积增速下滑、新开工面积大幅下降、销售面积同比下降。

  多地的一季度数据也表现出,房地产市场“遇冷”对经济增速下行影响仍在持续。但这种情况也有例外。一季度经济表现平稳的广东省,房地产市场在去年第四季度起出现了“回暖”的迹象。广东省统计局预计,第二季度房地产市场将继续保持回暖态势。

  李长安认为,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后,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化效果尚不明显。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刺激政策可能还会出台。

  管清友预测,下一步政府采取的措施可能包括调整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继续调整公积金贷款额度、加快筹建国家住房银行。

  追访

  7省份未公布东三省数据最受关注

  截至23日,有7省份尚未对外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其中,东北三省的一季度数据备受关注。2014年,年度GDP增速的倒数五位中,东北三省皆“榜上有名”。黑龙江、辽宁和吉林分别位列倒数第二、第三和第四。

  黑龙江经济发展面对的挑战尤为突出。去年第一季度,黑龙江GDP增速仅为4.1%,与设定的全年目标相差4.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速大幅回落。

  同时,今年以来,东北经济下行压力尤为突出。今年1月至2月,辽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4.5%,增速为全国倒数第一。与此同时,东北三地的投资增速下降,辽宁的房地产投资增速1、2月份为-9.6%。

  4月9日和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吉林调研,并主持了东三省的经济工作座谈会。在督战东北经济时,李克强直言东北数据让他感到“揪心”。

  调研中,李克强总理为东北经济开出“药方”。他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把稳增长、保就业、提效益作为紧要之务,推出更多利当前、惠长远的措施,以促改革调结构促进经济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