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案件高发期 小区监控设置参差不齐

12.08.2016  06:38

夏季是盗窃案件的高发期,这时候小区监控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公安部门锁定犯罪嫌疑人,但是不少市民朋友反映,他们所在的小区根本就没有监控,即使有也可能是摆设。那么大家说的这些情况是不是存在呢?记者走访了省会部分小区。

记者首先来到了裕华区某高档小区,该小区的安保主管告诉记者,(作图始+配音)小区占地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除了每楼层业主门口的位置属于隐私之外,在楼道,电梯,车库等公共区域共设置各类摄像头1200枚左右,对小区的覆盖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左右,录像视频可以保留十五到六十天(作图止)。这些都是开发商在小区建设之初统一设计施工的,相应的费用也是开发商出的,之后跟对应管理的物业公司有个移交,从物业费中抽出一部分对设备进行日常的维护管理。

随后记者来到长安区煤机街附近一小区,经过走访这里没有相应管理的物业公司,记者在小区内看到,包括主干道在内的小区所有的路面或者交叉口等公共区域,没有设置摄像头,加之小区的大门是敞开式的,任何人都可以进出,所以谈到小区的治安情况居民们也很无奈。

中山路附近的某小区,楼房共37栋,平房5排,共2320户,6126人,房龄近30年,和普通的老旧小区一样,虽说有物业公司进行管理,但物业公司的真身其实就是产权单位的后勤公司。记者从居委会处了解到,去年公安部门一共在小区内设置了八枚摄像头,都属于公安系统的治安摄像头,维护管理以及视频的调取使用都在公安系统内。谈及为什么这么多年的小区,在有物业公司管理的情况下没有安装相应视频监控设备,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也是一肚子苦水。

记者致电市政法委综合治理办公室了解到,针对设有视频监控的小区,公共区域视频的指导保留时间是一个月,同时随着我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的开始,在2014年底老旧小区监控视频设置指导要求一并展开,但并非硬性设置,各区根据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资金由各区负担,视频的搜集以及管理工作由小区门房,物业或者辖区公安机关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