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艺术家齐花坦师生大型戏曲演唱会”完美谢幕

11.06.2014  12:39

 

演员谢幕,观众不舍,纷纷拍照留念。

齐花坦、田春鸟两位老艺术家为观众演出《蝴蝶杯·藏舟》唱段。

齐派”三代“圣母”同台表演。

现场观众聚精会神地观看演出。

石家庄新闻网讯(记者 王仲平)6月10日晚,由省文化厅、省演艺集团、省戏剧家协会和河北省梆子剧院、省艺术职业学院和市群艺馆联合打造的“人民的艺术家齐花坦师生大型戏曲演唱会”在省会人民会堂落下帷幕。河北梆子高亢、激越、慷慨、悲忍的唱腔,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近200位演员两个半小时的演出,让观众享受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至此,演唱会6月9日、10日两场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

19时40分,在悠扬的“华山修炼春复秋……”的演唱中大幕徐徐拉开,歌舞《花海无边》拉开了整场演出的序幕。舞台上,高亢的《红灯记》、《白毛女》、《窦娥冤》,委婉的《蝴蝶杯》等剧目一一登场,无论是老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还是河北梆子新秀,精彩的演出不时赢得阵阵叫好声,极具震慑力的梆子腔,使人听来有热耳酸心、酣畅淋漓之感,让现场观众过足了戏瘾。

记者在现场看到,楼上楼下座无虚席,有观众在两边过道站着观看演出,甚至有的干脆坐在中间过道的阶梯上。

演唱会演出阵容强大,除了齐花坦、田春鸟、张志远、孟凡英等几位老艺术家,彭蕙蘅、李玉梅、杨宝霞、毕合心、李荣霞、牛煜华等多位齐花坦的学生也倾力加盟,为现场观众献上《宝莲灯》、《窦娥冤》、《孟姜女》、《红娘》、《红灯记》、《白毛女》、《打金枝》、《穆柯寨》等剧目的经典唱段。

蝴蝶杯》是河北梆子的经典剧目,久演不衰。当年潇洒的小青年,如今的古稀老人,时光带去了他们的青春容颜,却留下了最动人的记忆。78岁的齐花坦,和同样是78岁的田春鸟,这对长达62年的舞台搭档,为大家演出了《蝴蝶杯·藏舟》唱段,一腔一调、一招一式,把人物羞涩、痴情、善良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入木三分,为观众们再现了当年的风采。近15分钟的演出共赢得现场观众9次热烈鼓掌和叫好声,足以见得观众们对两位老艺术家的喜爱之情。

在观众心中,齐花坦已经成为了“三圣母”的化身,是不可超越的圣母形象。作为整场演出的压轴剧目《宝莲灯》,齐花坦、孔艳玲、张警月老中青三代共同演绎了剧中的“三圣母”。其中二郎神的扮演者,76岁的张志远也是齐花坦的老搭档,此次登台也是二人时隔30后第一次同台演出。异彩华美的舞台布景,鲜艳绚丽的舞台服装,让观众感受经典的同时,又耳目一新。齐派”三代“圣母”同台表演,让观众感受到的是民族艺术的传承,是河北梆子的希望。

不论是高亢激昂还是委婉优美,台上演员演得入情入味,台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演出结束后,观众迟迟不肯离去,纷纷拥到台下,只为一睹老艺术家的风采,有的观众甚至冲上舞台,争相与齐老合影留念。

六十五年的高亢激昂、荡气回肠,六十五年的传承发扬、艺德高尚。齐花坦等老一辈艺术家为民族艺术奉献一生无怨无悔。面对众多从观众席赶来的戏迷表达的激动之情,齐花坦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复,“没想到有这么多人来看我,真是太感动了,能为大家再唱两句,我很高兴。”齐花坦说。

真是太好看了!”“好看又好听!”演出结束后,观众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我特别喜欢中国的戏曲,河北梆子不好唱,能唱好的演员不容易啊。”72岁的老戏迷王翠巧对记者说,她尤其喜欢齐花坦塑造的三圣母形象,“不论是扮相、动作、唱腔,齐老师真是把三圣母演活了。

我们对河北梆子很有感情。”“机会太难得了,说什么也得来!”来自邯郸的孟宝生先生夫妻二人曾是邱县河北梆子剧团的演员,爱人还曾与齐花坦老师同台演出过。今年60岁的他是从朋友那里听说齐老的这次演出,一行四人特地驱车五个小时从邯郸邱县赶来,只为再次目睹齐老的风采。“演出跳出了原来死板的那个框框,尤其是灯光舞美方面,很有新意。

把传统艺术运用新的舞台形式展现出来,融入了很多现代的元素,时代性强,让年轻人也爱看。”戏曲演唱会总导演王虹告诉记者,制作这台向新中国65周年华诞献礼的晚会,除了圆齐花坦为人民服务、回馈感恩观众的夙愿,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扬传承河北梆子艺术,“河北梆子的传承和发展要靠更多的人喜欢、爱护和支持。

 

拾玉镯

红色娘子军

白毛女

 

 

1 2 下一页

编辑: 王仲平     责任编辑:霍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