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共同的精神标识:祭祀黄帝陕西“蛮拼的”

05.04.2015  19:29
   

黄帝陵派出所民警王云锋13年没有在清明给自己的先人扫过墓了。

乙未2015年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今天(4月5日)在陕西隆重举行,万余名海内外中华儿女齐聚陕西参加了当天的典礼。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作为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陵寝所在地,为了办好每年的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陕西各界都是“蛮拼的”。

13年没在清明节给先人扫过墓的民警

黄帝陵派出所是整个黄陵县管辖面积最小,警力最少的派出所。这里民警每天的工作内容听起来非常琐碎——巡视景区内的店铺和林区,维护景区秩序,处理游客纠纷。相对于破大案抓歹徒的刑警,或者和群众常打交道的“片警”,在这里已经工作了13年的王云锋,到了年底总结工作时,甚至都没有什么可以大书特书的谈资。

当警察谁没点儿英雄梦,但局里安排你到这,你就只有服从,并且干好它。”王云锋说。今年39岁的她,自2002年他从城关派出所调到这里,逐渐从一名普通民警成长为派出所副所长,肩上的责任也就越来越大了。

一年一度的公祭典礼,是他一年中压力最大的时候。从3月中旬开始,王云锋和其它6名同事便进入了“备战”状态。虽然干得还是那些琐碎的事情,却务必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进入4月份,参加公祭的人员陆续抵达现场,或布置,或演练,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便成了王云锋最为操心的内容。不过最让他“压力山大”的,还是大典结束之后,蜂拥而至的群众。在当地有分贡品的习俗(俗称“抢贡尖”),特别是近些年黄帝陵景区在大典结束之后施行免费开放政策,据王云锋估算,就在开放闸门前后,能涌进来至少一万群众。

里面是正在离场的嘉宾,外边是热情高涨的群众,就只有靠我们和景区工作人员,靠身体和嗓门维持秩序了。”王云峰说。对于多数参加祭祖大典的人来说,过了4月5日中午,便可以进入休假状态,但对于黄帝陵派出所,这一天才是忙碌的开始。

随即而来的清明小长假,黄帝陵景区游人如织,王云锋和他的同事们还得再坚持几天。连续13年的清明节,王云锋无法去爷爷奶奶的坟前烧个香磕个头,即使先人的墓冢,距离黄帝陵景区就只有短短1公里路。

 

   

花馍传承人家中,正在赶制乙未年祭祖所需的花馍。

在生意旺季不想着挣钱的民间艺人

是国家把我选成了文化传承人,我咋能只想着赚钱呢?”王民政说。

做了40多年花馍的王民政,2008年被陕西省评为黄陵花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所传承的花馍制作技艺,源于古代祭祀黄帝时供奉的祭品,经过多年演变已成为各类祭祀活动的重要物品——特别是祭奠逝去先人时,当地人总会敬献上几个造型传神,色彩鲜艳的花馍。

对于已经做了40多年花馍的王民政来说,清明节是一年中生意最好的时候。按照他给出的价格,做一套花馍最少也得900元,一个清明节忙下来,轻轻松松挣个五六千元。

但连续多年,王民政都错过了这个挣钱的好时机,比如今年,他已经推掉了6家的生意。在王民政位于黄帝陵山脚下的家中,他如数家珍的给记者介绍着黄陵花馍的历史,他的媳妇田粉琴则盘坐在炕上,为乙未年的祭祖大典赶制花馍。

一团团面经过一番田粉琴揉、搓、捏后逐渐成形。紧接着剪刀、木梳、顶针、竹棍等工具陆续上阵,面团被剪、压、排、扎出形态各异的万物生灵……这项工作启动于半个月前,目前已接近尾声。

提起自己做的花馍,王民政很自豪。他在十几年前参加了县上举办的花馍大赛,并如愿夺下头名,从此便成了制作祭租专用花馍的不二人选。虽然忙活半个月只能挣一个辛苦钱,但能为祭祀黄帝制作花馍却让他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