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李保国】李老师在高山之巅看着我们

12.07.2016  13:06

  

从山顶俯瞰美丽的岗底村

  李老师去世后,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向郭素萍提出,能否将李老师的部分骨灰葬到岗底。郭老师同意了,因为岗底也是家,落叶归根,回家是应该的。

  我们到岗底村时,杨沣军主任正在和施工的人员电话联系李老师墓地的施工细节。我们一行三人跑到村南的坡顶,拍了村子全貌的照片,又驱车随杨沣军到后山查看李老师墓地选址。

  杨沣军引着我们沿路继续向山顶走,前行50米左右,看到右手边一条刚刚挖掘出来的土路,路两边卧着山杏树倒下的枝干,小小的杏子散落在新土里,些微萎蔫。坡度有点大,走起来有些吃力,上行10多米后,路折向左边,地势稍微平坦,再折向右,到达一个小坡的坡底,轰鸣的发动机声中一台挖掘机正在工作,作业面积已经有近15平米。

  杨沣军说,这就是他们为李保国准备的长眠之地。墓地在九龙山岗的山梁上,左右碧绿的青山,前面非常开阔,能俯瞰山脚下的岗底村。杨沣军说,在岗底人心中,李老师虽然走了,但是他的精神,甚至说他这个人还在人们心中,一直在。果农说,哎呀该蔬果了,要不李老师该说我了。说到这,一直熟练介绍情况、接待我们的杨沣军第一次红了眼眶,哽咽了声音。他说,一说起这些,村里的老百姓都很难受。今后,我们继续和农大专家合作好,不断创新,把果树管理得更好,果品质量更好,品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岗底村父老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用这些行动来报答我们李老师的在天之灵。

  岗底人想念李老师,他们想用一切方法,把李老师留在岗底,所以有了这块墓地,所以会有一座计划中的雕像,他们还要收集整理这么多年与李老师接触过程中的发生的一些感人故事。

  在岗底村村委会大院的展示厅中,新做的展板内容基本都是李保国在岗底参加各种活动时的身影,其中的一张,李保国老师拿着话筒像是唱歌的样子。杨沣军说,这是村里的联欢会上,村民们邀请李老师表演个节目,李老师就唱了一首《流浪歌》。

  村委会办公室墙边的一个纸箱子里摞者一堆照片,七寸大小,统一的边框,每张上都有李老师的身影,有冬天剪枝的,有给村民培训的,有查看苹果着色的,还有抱着村里的孩子开怀大笑的。同一张脸庞,相似的场景,不同的服装。杨主任说,这是村民要求的,他们想把李老师的照片挂到自己家里。

  路上遇到一位年近70岁的村民,耳背的厉害,吵架似的聊了几句。老人说,年纪大了,就包了几十棵树,每年一万七八的收入,家里老两口够花了。问起是否认识李老师,老人大声说认识,还在这里那里吃过几顿饭哩。又说,李老师走了,村里损失可大哩。见我要拐到李老师墓地的土路上,又大声说,再往上走走吧,看看俺村里的真山真水,可好哩。

村里的展示厅内增加了李老师追悼会和追思会的内容

李老师的墓地就位于村南的山坡上

村民想要把李老师留在家里  

作者:张玲玲 王二青 摄影:赵凌云 编辑:宣传部 张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