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的建模思想在流程梳理中的运用

12.03.2015  16:51

  作者:博阳咨询 高级咨询顾问 石玮

  在面向对象的建模思想中,类与类之间有依赖、泛化、关联和实现四种关系,其中关联关系又分为聚合和组合关系。

  当我们在对业务流程建行建模时,实际上是已将现实生活中客观事物进行了抽象,并赋予了相关的属性与方法,这其实是面向对象建模思想的一种应用。如果把每一条流程看成一个类,那么流程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类与类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梳理,下面将逐一探讨几种关系在流程梳理中的运用。

  一、组合关系

  1、端到端流程与职能流程的组合关系

  端到端流程是指企业完整的业务链,而职能流程只是这个链条中的其中某一段。以黄河为例,其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等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如果把黄河完整的流域看成端到端流程,那么其中的每一个省、市、自治区的流域则是职能流程,对黄河而言,多段流域组合成了黄河流域,对企业而言,多条职能流程组合成了端到端流程,如图1:

图1

  2、职能流程与活动的组合关系

  仍以黄河流域为例,单看某一省的某一段流域,又流经许多小的县市,县市下又为分许多乡镇、村落段,每一段都可以看成更小的流域。 与企业的流程相对应,如果把更小颗粒的流程叫作活动,则得出职能流程由许多小的活动组合而成,如图2:

图2

  3、端到端流程与活动的组合关系

  由1、2可以看出,职能流程是我们为了方便管理,人为地把端到端流程切分成多个小段流程的结果,所以端到端流程实际是由活动组成。 从完整到分段,从某一段到某一点,形成了一个有层级的流程架构,这是一种思考方式,是我们梳理流程的一种方法,如图3:

图3

  二、依赖关系

  所有河流都有上中下游,上游受到污染,下游的水质也会受到影响。企业中的流程也一样,职能流程之间衔接组成端到端流程时,上游职能流程的输出是下游职能流程的输入,换句话说,下游流程的质量取决于上游流程的输出,这就是依赖关系,职能流程内部的活动也是如此。流程与流程之间,活动与活动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就形成了依赖关系,如图4:

图4

  三、泛化关系

  泛化关系即继承关系,在企业流程管理中随处可见。常应用于集团管理模式的流程梳理,如总公司设计通用流程,分公司继承通用流程;分公司必须无条件接受总公司规定的流程与相关要求,但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通用流程的基础上增加环节和个性的要求。

  除了集团管理模式之外,在非集团化企业内部,也可以应用泛化关系,如某企业安保部设计了一条安全检查的通用流程,要求各车间与职能部门,每月至少执行一次,并填写《安全检查记录表》,这是通用部分;设备部在此基础上规定设备部相关人员每月检查两次,且除了填写安保部要求的表之外,还要另外填写设备部自己规定的《设备隐患排查表》,这是个性部分。

  简言之,泛化关系就是在继承上级的流程与要求之外,再加入个性化的部分。如图5:

  四、实现关系

  实现关系在流程梳理中,可以用“只要结果,不要过程”来形象概括。即流程主人在某一环节只规定输出,不规定过程,过程由各相关组织与个人去实现。如某一企业采购部在采购需求审批流程中,规定相关部门要在每月底提交次月的采购需求,但其他部门如何收集采购需求,采购部作为职能部门(流程主人)是不作规定的,实际的流程由各部门自行设计(实现),于是有的部门由采购计划员编写需求表后直接提交采购部,有的部门要经部门副职审核后提交,有的部门要经副职审核、正职审批后才能提交。过程不同,但最终的输出都是采购部规定的《部门采购需求表》。

  五、小结

  根据笔者的经验,一个中大型企业的流程数量往往很庞大,需要综合运用几种关系才能梳理清楚流程之间的关系,只有理清流程之间的关系,才能为持续的管理和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博阳咨询: 是国内领先的eBPM咨询服务机构。eBPM是“卓越业务流程管理”(excellent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的英文首字缩写。博阳咨询的eBPM流程管理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将日益复杂的管理体系“理清楚”、“管起来”并实现“持续优化”。博阳咨询于2008年在上海创立,是原德国IDS Scheer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2011年,德国第二大软件厂商SoftwareAG收购IDS Scheer公司后,原IDS Scheer中国公司BPM咨询团队的骨干并入博阳咨询,使得博阳咨询成为目前国内最权威和顶尖的基于ARIS提供“卓越业务流程管理”解决方案的咨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