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寄望校友张坤宇:今天的小巨人要成为明天的钢铁巨人

27.06.2016  22:16

  6月26日,李克强总理到天津卓朗科技公司考察。这家科技小巨人企业是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08届本科毕业生张坤宇创办的,为4.8万家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帮助1.7万家企业与政府部门对接,为近20万名软件工程师搭建平台。总理说,“你们是小公司、大平台,服务巨大市场。今天的小巨人要成为明天的钢铁巨人。” 校友张坤宇2008年大学毕业,2009年注册公司,靠60平方米办公室、4名员工和4万元起家,如今已成为中国领先的制造业信息技术开发和行业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多次在工信部公布的“天津市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中进入前三甲。这个被称为“85后创业神童”的青年企业家在回忆创业经历时,始终强调大学期间的积累给予自身的帮助。他说,在大学二年级时他就跟随导师进入实验室协助完成实验和科研课题,正是在实验室里接触到国外领先的技术使他萌发了首个创业的点子,跟着导师熟识了首家愿意使用他产品的企业。 注重实践是河北工业大学育人的优良传统,“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已经传承了113年。 1903年,全国最早的培养工业人才的高等学校——北洋工艺学堂(河北工业大学前身)正式创办。首任总办近代著名实业家周学熙就提出了“学堂为人才根本,工艺为民生至计,二者固宜并重,而讲求之道,亦属相资。工艺非学不兴,学非工艺不显”的实业教育思想,强调学堂应“以教育培植工艺上之人才,注重讲授理法,继以实验,毕业后能胜任教习、工师之职,以发明工业为宗旨。”周学熙把“办学与兴工”紧密联系在一起,实行“工学并举”的办学方针,创办了我国高等学校最早的校办工场。 1929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河北省立工业学院,首任院长魏元光进一步倡导对学生教育要“手脑并用、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的实习多以工业制造为内容。学校把附设工厂办成教学与生产结合的典型,因为设计新颖并质量优良,这些“实习”产品在市场上都卖到脱销。 新中国成立后,河北工业大学更加自觉地探索培养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办学模式和培养规律。1958年,学校几度分合之后恢复重建,首任院长潘承孝提出了“注重三基”的教育思想(即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致力探索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始终不渝地坚持“工学并举”的办学传统,通过不同时期对“工学并举”办学思想内涵的拓展与提升,形成了“立校与报国,办学与兴工,理论与实践”的“工学并举”鲜明办学特色。如今,学校的学科专业基本覆盖河北省主导产业中的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学、清洁生产、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及产品、新材料、新能源、生态环境与社会公共安全、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河北工业大学始终遵循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重组,构建了两大平台、八个模块的课程体系。从2012年开始,学校每年拿出250万元专项经费,资助有科研兴趣并且研究能力的同学以个人或者团体的形式,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得资助的同学将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学校还会为他们配备优秀教师进行指导。 根据学生综合素质与个性发展的要求,学校提出并逐步完善普遍性培养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了条件。普遍性培养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的模式,主要包括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制、转专业制、优秀生班制等。为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学校为符合条件的同学提供了校内转专业的机会。而优秀生班制,是在不打破原专业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特点自主建立个性化培养方案,通过导师制实施,绝大多数优秀生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竞赛等活动中取得佳绩。 近几年,河北工业大学的本科生考研率都保持在3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也一直保持在95%左右,在同类院校中处于较高水平。为了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学校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与法国、美国、德国、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英国等国的60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 113年桃李满天,113年薪火相传。“张坤宇”式的创新人才的涌现都得益于学校“以本科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方针,得益于学校“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的办学理念,得益于学校“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得益于学校“创新发展”的办学内能。学校将百十年来的成就化作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竭动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提质量,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