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怀念的好干部——随成文

27.03.2016  00:55

  长城网邢台3月26日讯(记者 齐彦红)他走了,没有给家人留下物质财富,然而,他却留给社会一笔闪烁着时代光芒的宝贵精神财富!他就是百姓爱戴的好干部——随成文。

  2015年12月30日,随成文走了。

  老随的儿女们按照他的临终嘱咐,丧事从简,没有通知他的朋友和同事,然而在他家小院里,还是挤满了吊唁的人群……

  随成文担任过河北省清河县赵店乡团委书记、乡长、乡镇党委书记、清河县直工委书记等职,他的离世,引起了同事和一方百姓深深的怀念。

   把富民责任扛在肩上

  “老随是个谋事实、干事实、做人实的人。”这是百姓在追思随成文时,念叨的最多的一句话。

  1984年3月,随成文受命担任了地处偏远贫穷的赵店乡乡长,5年之后又担任了这个乡的党委书记,前后在这里工作了14个年头。

  在14年的光阴中,随成文把“致富一方”的重担扛在了肩上,改变了这里的贫困面貌:工农业产值增长了15.7倍,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00倍,人均收入增长了9倍。

  推行“一村一品”,是他富裕一方百姓的杰作。邵庄村有种植裸地菜的传统,随成文因势利导,在该村抓了“中棚蔬菜”种植的试点,并很快在这个当时拥有1600人的村庄形成了人均一亩中棚菜的规模。农民刘俊荣是一个6口之家,种了10亩蔬菜,仅蔬菜种植年收入就达24000多元。不仅是刘俊荣一家,邵庄村党支部书记刘士军说:“那时,全村家家户户中棚蔬菜亩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一亩蔬菜就顶当时一般脱产干部3年的工资哩!

  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邵庄村中棚蔬菜的成功,引起了赵店百姓对老随推行“一村一品”的渴望。于是,黄庄村的早熟苹果、赵店村的晚熟苹果、前孙庄的甜梨、后孙庄的大枣……在这方沃土上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随成文补齐赵店乡“工业短腿”文章也做的富有成效。他刚到赵店任职时,那里仅有屈指可数的几家作坊式的工业摊点,整个乡的工业产值还不足60万元。随成文三下山东泉城,从济南铸造研究院请来铸造专家王汉民做技术指导,并聘请了多名驻厂技术员,自此,乡里的铸造厂迅速红火,企业规模迅猛扩大,产品也由单一的柴油机曲轴,衍生到航海大轮船曲轴及电梯制动轮等高端产品,不但与国内20多家制造厂家形成常年配套关系,还出口北美、西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近1.2亿元,成了冀南地区铸造业的龙头老大。

  赵店乡刮起了乡村工业发展的春风。继焦金龙之后,陆续又有长发、云晖、锦志等10多家有一定规模的铸造企业问世,进而成为闻名于世的铸造之乡;不仅是铸造业,羊绒加工也开始在这个偏僻之地迅速扩张:捷足先登的后孙庄村陆续响起了300多台梳绒机的轰鸣;这让老百姓致富的轰鸣声很快波及到了银子王村、黄庄村……不到两年时间,整个赵店乡的梳绒机就达到了3000多台。

   一分钱也要掂量着花

  “节俭,是老随一生的守恒。”随成文任职的地方干部群众都这样说。每年,老随带领村干部去县里参加会议,中午吃饭,就是馍馍和一碗5角钱的老豆腐;一次,老随帮企业去北京联系开拓市场事宜,就近有家50元一晚的小旅馆,他嫌贵,愣是跑了10多里路找了每晚25元的地下室住。

  廉洁自律,贯穿了随成文从政的整个过程。他调任县直工委后,机关的一辆“双环车”就成了闲车,他上下班从不让车接送。老随不仅在乘车上做表率,在方方面面都严格要求自己。一次,他与县直工委的10多名同志一起下乡办事,回来没有赶上机关食堂的饭,老随自己掏腰包,花了87元钱,让每人吃了盘焖饼,喝了碗紫菜汤,事后,会计要给他报销,老随一摆手:“这可不行,咱不能破例坏了规矩。

   当官没有半点官架子

  随成文担任过乡长、乡镇书记,是名副其实的“乡官”。可老百姓说,老随当官不像官,倒像他们的一位“大家长”。

  “我们赵店乡2.3万多亩土地,哪块地是谁家的,老随都能说得出来。”不少村的干部百姓都这样说,几乎每天,老随都用村村通大喇叭喊话:“××村的×××,你村西的棉田有蚜虫了,该喷药治虫了;××村的×××,你的麦田该浇水了……”喊完了,就骑着自行车到各村转,顺便把他亲手刻印的全乡“农田虫情测报”及时分送到各村及在地里干活的农民手中……

  随成文没有半点“官架子”的形象,是他从政四十多年来与老百姓打交道中形成的。在他任职的陈庄、渡口驿、赵店乡、油坊镇的百姓们的脑海里至今还牢牢印记着每年售粮、售棉时节,随成文在粮站、棉站忙乎的身影:帮着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抬棉包、扛口袋,还不时地看着秤星,生怕百姓在忙乱中吃亏。

  老随,在百姓中没有半点“官架子”,在乡大院机关也是如此。机关干部,没有喊他“官职”的,都是叫“老随”。因为老随不让以“官职”称呼他。久而久之,连村里的人们见到他也都习以为常称呼“老随”了。

   百姓都是他的亲人

  视百姓为亲人,接济贫困群众,是随成文人生中最大的快乐。他在为官期间,哪户群众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陈庄乡有个老人叫周秀兰,孤身一人过日子,时在陈庄乡任团委书记的随成文,虽月薪不足40元,仍不断地给老人十元、八元的零花钱;他调任赵店乡后,虽然工资高了,但接济的人更多了,不时把二百元、三百元送到遇有困难的家庭中去。

  随成文把百姓的幸福看的高于自己。他救济这、救济那,出手从不吝啬,而为了自己的享受他却舍不得。在老随故去的老宅屋里,记者看到,剥落了油漆的老式桌椅,用土坯盘的土炕,看的电视仍是多年前购买的14寸黑白的。面对这些,记者恍然明白了一个问题:老随逝世前月薪4300多元,存折上只有1.4万元,他是把自己不少工资都花在了有困难的群众——他视为亲人的人身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