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小时代“内在”更重要

21.07.2014  12:02

■本报记者 吴 温 实习记者 张 缘

近段时间,白酒市场上兴起了一股“小酒”热。小酒就是小瓶酒,以容量小、包装时尚、携带方便为产品主要属性。目前,小酒市场种类众多,售价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包装也从以前的“严肃呆”变成“时尚萌”。

高档酒市场萎缩 青春卖萌小酒受宠白酒小时代“内在”更重要

记者注意到,这些小酒容量在100ml至300ml之间,包装时尚或卡通,瓶身甚至印着独具“80后”、“90后”风格的标语,还有二维码供购买者“扫一扫”进行互动。而且,不少小酒均系出名门。像衡水老白干的“白小乐”、泸州老窖的“泸小二”、郎酒的“歪嘴郎”等。

容颜易老,青春会老。一瓶江小白就倒,还叹知己太少。”正在闲逛的李先生看到江小白小酒,被瓶上的广告词萌翻,忍不住掏了腰包,“这一小瓶20多元,包装又时尚可爱,不喝买来玩玩也好”。

记者在超市随机进行了采访发现,为了尝新而打算购买小酒的顾客并不少。“这几款酒的瓶子很好看,年轻人买的很多。”中山路上一家大型超市烟酒区的工作人员也表示,虽然“青春小酒”市场刚刚兴起,但买来尝新的人很多,销售势头良好。

不仅男士,也有很多女士购买。”联盟路上一家烟酒店老板也告诉记者,最近小酒销得很好,很多人买这种小包装的酒。

高端市场萎缩的“衍生品

记者了解到,一年前,“小酒”市场还不像现在这样受宠,500毫升包装的产品曾是当仁不让的销售主流。

过去白酒企业的注意力,都放在200元以上的中高端产品上,那才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有业内人士表示,小包装酒因为价格相对不高,利润低,而且消费者多为中低端消费群体,他们图的是实惠,对品牌忠诚度不高,再加之物流成本高,所以很多大企业把小包装酒市场视为“鸡肋”,多数不愿意做,即便做,也不会花大力气。

而如今,小酒的火热,与高端市场的萎靡不无关系。

名酒名烟难销,引无数商人竞折腰。惜五粮泸州,风光不再,郎汾古井,已然滞销。一代名酒,飞天茅台,老板日夜思营销……”今年年初,一首“戏谑版”的《沁园春·宴》折射出白酒企业所面临的困境。一些好酒、名酒既不想自降身价,又亟须扩大市场,推出小瓶酒变成了共同的选择,不仅纷纷推出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产品,价格也越来越“接地气”。

我们的小酒就是要引导一种快乐文化。”省内一家知名酒企有关负责人表示,“80后”、“90后”成长后将成白酒消费主要群体,基于对其喜好分析,他们推出了系列的“青春小酒”产品,尤其是通过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造势,反响良好;接下来,他们还将从组织架构、营销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重点打造这一市场。

小酒”尚无省会出品

不过,“一窝蜂”的小酒热潮也遭到了质疑。一位白酒行业人士指出,现在小酒市场有点混乱,一些小酒厂生产的产品质量并不能保证,此外,在包装和营销上小酒的同质化非常严重,“新近冒出的小酒外包装都很雷同,都在模仿做得好的小酒”。

不仅如此,也有一些市民对小酒的口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多数‘青春小酒’让人过目不忘的几乎都是名字和口号,如果不在口感上作出真正适应年轻人的改变,‘卖萌’无法长期真正占据市场”。

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目前省会在售的“青春小酒”几乎均为外来品牌。在记者看到的十多种小包装酒中,并无产自省会的产品。“现在,我们主要还是生产经营既有的产品系列。”省会某酒厂有关负责人如此解释,虽然对小酒市场的异军突起有所“察觉”,不过,小酒这个品类在白酒行业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推广渠道等尚无成熟的模式,他们也暂时还尚无进军小酒市场的打算。

不过,还是有不少人对小酒市场的未来寄予厚望。认为“国窖的质量,二锅头的价格”是行业趋势,小酒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下主流消费需求,在不久的未来,小酒市场或将继续火热。

编辑: 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