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式好军医”张笋骨灰葬入河北省英烈纪念园

02.04.2016  22:42

□河北日报记者 刘荣荣通讯员 刘会宾

还记得张笋吗?

2014年6月,时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的张笋,因患脑部胶质瘤医治无效去世,年仅42岁。这位“白求恩式的好军医”感动了燕赵大地:入伍18年,她模范践行白求恩精神,爱患者胜过自己;她两赴非洲参加国际维和行动,用精湛技术和热情服务,为祖国赢得荣誉;为了多治疗病人,她不断推迟手术日期,开颅手术后第8天就重返岗位,并在离世后将器官捐献……

4月1日,苍松翠柏环绕的河北省英烈纪念园内宁静肃穆。9时许,张笋同志的骨灰安放仪式在这里举行。

大家都很想念你,想念你爽朗的笑声。”手持一束菊花,昔日战友、同事、家人、朋友、远道而来的病人们一一上前,在张笋的墓碑前驻足凝望,寄托哀思。

追悼会我没参加,今天无论如何要来送她最后一程,张主任治好了我的病,可她还这么年轻就……”从辛集赶来的患者宗顺然一句话还没说完,就已泣不成声。

来自鹿泉的患者郭西凤说,她视张笋为“恩人”。知道她从不收红包,郭西凤便每年亲手做些小咸菜给张笋送去;石家庄患者李杏敏在张笋去世后常去她家里看望老人、孩子,前两天还和她家人一起包了她生前最爱吃的饺子……

患者的惦念,是对医生的最好褒奖。张笋从医18年,没受到过一次投诉,没出现一次差错,曾将近百位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说起她,不少患者记忆犹新:她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开的药方不贵;她从不怠慢任何一名患者,总是主动把手机号码留给患者或家属,每次遇到电话、短信咨询病情她都会耐心回复;她不仅没收过一个红包,还帮来自农村的患者联系病房、给家庭困难的患者买饭……

张笋的丈夫马克强,用洁白的毛巾一遍遍擦拭着墓碑上爱妻的雕像,轻声说:“那些化疗药我已经退还给医院,接受你捐献器官的3名患者也非常健康,你放心吧。

直到此刻,很多人才知道这样一件事——因为知道服用化疗药会损伤肝肾功能,为了把健康的器官留给需要的患者,张笋悄悄瞒着医生,从2014年3月就停止服用化疗药物了。

马克强一辈子也忘不了,那是张笋离世前三个月的一个晚上。瘦弱的妻子靠在他的肩头央求:“有一天,我走了,只剩一把灰烬,实在可惜,不如把器官留给最需要的病人。老马,这件事不能告诉领导,不能告诉家人,不能告诉医生。我走后,把这些药品送还给医院,给需要的人吧。

马克强无比心痛,但面对妻子这最后的心愿,他含泪点头。

张笋2014年6月4日离世后,捐献的双肾和肝脏成功挽救了3名患者的生命。半个月后,马克强抱着一大箱子药品,来到医院药房办理退还手续。这些药品大多是进口药,总价值超过8万元。

她的心愿我帮她完成了,我知道,她一定又笑了。”马克强说,张笋留给他的记忆,似乎永远是笑脸。

而她留给同事的,更多的是责任。

和平医院住院楼5楼,张笋当年的办公室,陈设还和她在世时一模一样。

墙上挂的是白求恩做手术的宣传画。办公桌上摆着她心爱的听诊器,听诊器旁一张粘在桌上的纸条已经微微泛黄,上面的字迹却依然清晰:“作为一名医生,技术很重要,但良心更重要。

这是她一笔一划写上去的,是她留给我们的‘财富’。”和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雪笠说,原来张笋负责的病人在她过世后都妥善转交给其他医生,大家要像她一样视病人如亲人,负责到底。

王雪笠坦诚地说,张笋走后,很长一段时间她感觉像断了“左膀右臂”。好在,张笋在世时一直手把手帮带年轻人,大家都成长得很快。

闫佳兰,张笋的“徒弟”之一。正是当年张笋的悉心教诲,把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培养成如今的青年技术骨干。

我刚来医院的时候学习抢救、给病人上呼吸机都是跟张主任学的,后来一有拿不准的问题都习惯性地问她,有她在,就感觉踏实。”闫佳兰说,除了技术,张笋教育她最多的是对待病人的态度:热情、宽容、用心。不管碰到任何情况,都要不急不躁,用专业的技术和态度克服困难——时间越久,闫佳兰对此体会越深。

她离开了,却把乐观的品质、精湛的技术、高尚的医德留给了我们。而我们纪念她最好的方式,就是自觉地弘扬她的精神,当一名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和平医院院长吴广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