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在太行老区的白求恩医院:十年医疗扶贫帮扶30余万人

26.12.2016  11:42


对口支援医疗扶贫交流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 张彬楠 摄



2012年5月,白求恩医疗队开展重走白求恩路活动,到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义诊。图为神经内科专家冯连元为患者诊治。 张彬楠 摄

  中新网石家庄12月25日电 (李茜 杨梦洁 张彬楠)记者25日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获悉,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获得“医疗扶贫贡献奖”,张巨波副院长获得“扶贫榜样奖”。十年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开展“重走白求恩路、老区健康行”活动,足迹遍及太行山区的50多个县、400多个乡镇,发放药品200多万元,惠及30余万群众,被誉为“流动在太行老区的白求恩医院”。

  24日下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指导、健康报主办的“医疗扶贫·与爱同行”对口支援医疗扶贫交流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在现场,来自全国的200余家支援医院和受援医院代表齐聚一堂,就支援经验进行交流。

  革命老区山西省左权县、河北省阜平县都是坐落于太行山脉上的国家级贫困县,这里医疗卫生条件差、医疗资源贫瘠。“看病难、看不起病、不敢生病”一直是横在老区人民心里的一道坎。

  近两年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持续帮扶革命老区山西省左权县、河北省阜平县,诊治1.2万余人次,手术15台次,教学查房22次,讲座32场次,培训3500多人次,发放材料2.58万余份,捐赠设备14台件,直接受益群众达7万余人。

  为了解决贫困地区的医疗资源贫瘠的状况,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的问题。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从2007开始,和驻地贫困地区136家县市医院、16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合作建立“医疗联合体”。

  十年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选派专家团队1万余人次,对42个专业进行技术帮带,实施教学查房2000余次,手术带教1700余例,接收1800余名医生免费进修,联合开展科研课题8项,指导开展新技术项目57项。从2014年开始,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深入边疆,连续3年对口帮扶新疆和田县人民医院开展5项新技术新业务,培养出骨科、儿科、妇产科等十余名业务骨干。

  位于太行山中段东麓的国际级贫困县赞皇县,经济薄弱,贫困人口众多。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定期组织大型公益义诊活动。先后为扶贫点石家庄市赞皇县三六沟村捐款40多万元,帮助修建公路、建蓄水池,卫生厕所和沼气池,改善村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卫生环境。该村已被列为市级“文明生态村”。

  为解决农村地区“看病贵”问题,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共为群众免费看病3.2万人次,为地方无主病人及经济困难者补贴、减免医药费400余万元。对于特贫患者、疑难疾病患者、革命功臣患者,实施定人精准医疗扶贫。开展“光明工程”,免费为特困患者开展白内障手术;开展“耳聪工程”,筛查老区失聪患者千余名。

  据了解,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于1937年11月7日诞生于抗日烽火中,是白求恩亲自创建并战斗过的地方。多年来,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大力传承弘扬白求恩精神,以“白求恩医疗队”为骨干力量,以“定点、定人、定区域、定项目、定技术”的“五定”医疗为抓手,将医院优质医疗资源送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