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天然之趣难舍白石情缘

30.06.2015  11:34

——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

吴洪亮 现任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齐白石艺术国家研究中心秘书长等,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他1973年出生在北京,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其2010年主持策划的“真有天然之趣——北京画院馆藏齐白石精品展”,2012年组织策划的“三百石印富翁——齐白石的金石心迹”等获文化部奖励。

■本报记者 张晓娟 文/图

如果说,齐白石是十九至二十世纪中国画当之无愧的艺术大师,那么身兼北京画院副院长、齐白石纪念馆馆长等职的吴洪亮,就是站得离大师最近的那一批研究者、艺术家。自2003年,参与策划了齐白石特展之后,他就与这位书画大家结下不解之缘。他描述的白石老人,性格率真,不失赤子之心;他在解读大师画作时,会加入许多故事,既有趣又长见识。

近日,吴洪亮受市美术馆之邀,来跟大家讲述自己眼中的齐白石。接受本报采访时,他不仅分享了很多大师的故事,还首次透露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场地中央的LED显示的那幅山峦交错的水墨画,灵感就来自齐白石。

说展览:

艺术种子 植根庄里沃土

开讲之初,吴洪亮先道遗憾。他表示,作为中国拥有齐白石画作最多的一家机构,北京画院美术馆此次没有作品参与艺术展,自己觉得有点小遗憾。以后有机会,一定与石家庄美术馆合作,争取早日把这份遗憾补上。

作为石家庄人的老朋友,吴洪亮自述,对这个城市印象非常好。“我觉得此次齐白石艺术展对石家庄,甚至河北,乃至华北地区的艺术界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也许20年之后,中国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或者是世界伟大的艺术家回忆人生履历时,就会提到这个展览。”吴洪亮表示,这么说一点都不夸张。著名当代艺术家徐冰曾撰文回忆,说自己对中国画最初启蒙和震撼就源于观看齐白石作品的展览。“相信此次展览会像艺术的种子一样,埋在无数人心里,等待机会发芽、开花。

忆及当年与齐白石的“初识”,吴洪亮笑称,小时候父亲在图书馆上班,第一次给他带回家的画册就是《齐白石》。2003年,中央美院毕业的吴洪亮,有幸参与了北京国际双年展齐白石特展的组织和策展工作。“艺术品讲‘过手’,那样亲近大师的一次经历,对我而言,印象太深刻了。”2007年,北京画院美术馆成立,吴洪亮放下手中一切,去当了馆长,并投身齐白石的研究。他说:“当你走进他的世界,你会发现魅力无穷。

谈大师:

源自乡间 坚守艺术之道

坐拥北京画院美术馆内2200余幅齐白石真迹,沉浸齐白石绘画世界达八年之久,吴洪亮总结,可用齐白石的三方自用印章来概括齐白石艺术和人生:首先是“鲁班门下”;其次是“寂寞之道”;最后是“知己有恩”。“第一句好理解,他16岁拜师学雕花木工,做工之余,自学绘画。成名后,他也不讳言出身,以鲁班弟子自诩。

与艺术而言,他还保持着强烈的个性。“齐白石画过一幅笔墨简单至极的小鸟,上面题:真有天然之趣。这个题跋描画的就是真实的齐白石,一个饱经世事沧桑,仍保持童心的老人。

坊间有传闻,说齐白石抠门、善经营。吴洪亮说:“走进这位老人的世界,你会发现,他对金钱很通透,也懂得何时要,何时给。有一事可佐证,齐白石曾画过一只不太生动的虾,上面题:‘此小虾乃予老眼写生当不卖钱’。自己觉得画得不好,就不肯拿来卖钱,这样的品德并不是每个画家都能做到的。

齐白石不仅对学生慷慨,对帮助过他的人,也感恩在心。1928年,徐悲鸿请他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教书。对于徐悲鸿的推荐,齐白石十分感激,他在自画像上作诗:“草庐三顾不容辞,何况雕虫老画师”,以记其事。“徐悲鸿去世后,家人都不敢告诉齐白石实情,他就经常问,‘悲鸿怎么不来看看我?’得知徐悲鸿去世消息后,齐白石伤心欲绝。

聊作品:

历久弥新 大师风采长存

去年是齐白石的150岁诞辰,吴洪亮主持策划了“人生若寄——齐白石的手札情思”展览,该展览还获得文化部馆藏精品展优秀展览奖。他觉得,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对齐白石及其绘画艺术,非但没有感到隔阂和陌生,反而觉得他魅力无限,妙趣横生。

指着一幅憨态可掬的青蛙图,吴洪亮介绍,有一天,他在库里看到这幅《鲤鱼争变化》,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是青蛙,为什么用鱼命名?很久之后,他看到《蛙声十里出山泉》,突然大悟。“蝌蚪变成青蛙,可谓质变。中国有句古话‘鲤鱼跳龙门’,鲤鱼化身为龙,何尝不是质的飞跃。”吴洪亮说,以前他觉得前人对齐白石的研究已经很深,经此一事,他发现,这个老头不简单,越研究越深刻。

说到齐白石与奥运会这个国家“文化秀”的关系,吴洪亮分享,当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场地中央LED显示的手卷上的那幅图,灵感就来自齐白石的《借山图卷》。“2007年,张艺谋及其团队来我们馆参观齐白石作品。之后,其团队成员频繁过来参观、学习、提问题。

吴洪亮在投影仪先是打出了齐白石的《借山图卷》,然后打出了奥运会开幕式“太古遗音”一段的图片,只见天地之间,丹青流淌,水墨氤氲,万物化醇,一轴中国画长卷表达出东方美学独特的时空观念与哲学精神。“大家对比一下,是不是能从中找到‘因为’和‘所以’的关系呢?”开幕式后,张艺谋还特别颁给吴洪亮一张亲笔签名感谢状,据说全球共发44张。但吴洪亮认为,此事除对自己工作的认可之外,更说明齐白石至今对这个国家,对艺术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卓越贡献。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