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都有潜伏期 短则数小时长则几十年

31.10.2014  18:16

  疾病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初出现症状和体征之间的这段时期。从医学角度来看,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必须经过一段潜伏期,短则数小时,长则可达数月或数年。

  流行性传染病。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流行性传染病潜伏期:人们患上登革热后,一般3~14天后才有症状;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流行性腮腺炎,在腮腺肿大前也有14~21天的潜伏期。猫、狗等宠物会传播许多传染病,其中狂犬病潜伏期短则十天半月,长则一年甚至更长;猫抓病也有7~12天的潜伏期。

  恶性肿瘤疾病。肺癌在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第一,其潜伏期长达10~20年,有人一出生就有,有的没诱因一辈子不发,有的则只要一点油烟、香烟就会诱发,这和先天基因以及后天饮食居住工作环境有关。“有的肿瘤如白血病没有潜伏期。”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邓艳红告诉记者。胃癌的发病率排在前三,潜伏期一般为2~3年,长的甚至长达10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它的癌变非常漫长,基本是5~10年以上。

  各类肝炎。肝炎的潜伏期因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人体免疫状态而长短不一。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为30日左右,丙型病毒性肝炎在输血后潜伏期平均为7.8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一般为3个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