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画”大师——齐白石艺术展有什么“看头”?

15.06.2015  10:59

莫羡牡丹称富贵,却输梨橘有余甘。这是大师齐白石最喜欢的诗句,也正是他一生的写照,齐白石一生的经典著作很多,今天在省会举办的展览中,这些作品的份量如何?到底有多少令人大开眼界的作品呢?

在市美术馆的一号展厅中,一幅名为不倒翁的画作引人注目,齐白石一生先后画过四幅以不倒翁为题的画作,这幅画是第一幅,当时齐白石买了一个不倒翁回乡,被村民当成神灵供奉,齐白石即兴创作此画,并配有诗作,“村老不知城市物,初看此汉以为神。置之堂上加香供,忙杀邻家求福人。”寥寥几笔水墨,将不倒翁的憨态可掬描绘出来。

而在一号展厅进口处,齐白石的一幅书法作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称得上是无价之宝,更是此次展览的重中之重。

达摩渡江,创作于1935年,属于齐白石老人的前期作品,画中达摩赤脚踩在苇席上,一手拿布鞋,一手执竹竿,转身回顾之间,流露出依依不舍之情,衣纹线条简单却非常概括,整体造型稚拙厚朴却有身材毕现,是齐白石人物画中的佳作,值得鉴赏。

雨后云山,创作于1917年,采取竖幅构图,在平远中取高远之意。夏雨初歇,一切都被冲刷地一尘不染。画面近处蕉林掩映房舍数间,中景树林若隐若现,远山屹立挺拔,生趣盎然。老人酣畅的笔墨使得观者能感受到画面散发着宁静,恬淡的乡情。

另外,《麻姑进酿图》等人物工笔,线条虽然简单却饱满生动,跃然纸上,也都是难得一见的佳作。

二号展厅,一幅大师的书法作品引人注目,1955年,齐白石获得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人。大师有感于此,以九十多岁高龄写下和平二字,用笔涩辣,力能扛鼎,值得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