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房:为什么宁肯“上税”也“吹牛”
●汪金友
很多人都以为,只要让吹牛者“上税”,就没有人再敢信口开河、满嘴跑车了。其实不然,有些人宁肯“上税”,也要“吹牛”。因为在市场上,“上税”只是“吹牛”的成本之一,吹出来的利益,会远远大于交出去的税费。
这些话,得益于一部电影票房作假的启发。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已经认定,《叶问3》存在虚假排场,涉及票房3200万元。同时,在这部电影的总票房中,还包含着5600万元自购票房。办公室为此开出“罚单”,《叶问3》发行方大银幕公司暂停发行业务一个月;全国73家涉事影院将被通报批评;三家电商被严重警告。(3月21日《北京青年报》)
此前,有人在微博中贴出一张实时售票图显示,某影城从深夜0点56分开始,每隔10分钟排映一场《叶问3》,票价竟高达203元。还有网友发布的截屏显示,某影城从清晨6点到8点15分,每隔5分钟排映一场这部电影。其中6点场已整齐地卖出前两排的票,6点25分的场次竟然宣告售罄。要不是观众疯了,就是背后藏着猫腻。
为此有人算了一笔“上税”的账。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一部影片的总票房中,需要交3.3%的营业税,还要交5%的电影发展专项资金。两项加起来,共8.3%。如果按照203元的票价计算,多报一张票,就多损失16.7元。多报100张,1670元,多报1万张,16.7万元。这可是红花花的钞票啊,怎么能闭着眼睛往外扔。而“吹牛”的人也不傻,多“吹”来一个观众,就是203元,减去16.7元,还剩186.3元。
想当初,“吹牛”也是一种个人能力。要把牛皮做成过河的皮伐,又没有打气筒,只能靠人工用嘴吹。据说一个牛皮伐,需要几个肺活量很大的强壮男人轮流吹,才能吹起来。如果谁说他自己能够吹起一个牛皮伐,别人就知道他是在说大话。
后来发现,“吹牛”不是少数人的特殊嗜好,而是多数人的心理需要。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八成的人,每天都至少讲一次大话;超过四成的人,每天吹牛超过三次。一方面,是为了显示自我、增加自信、弥补心理落差。通过夸大自己的能力和身份等,获得他人的尊重。另一方面,适当的“吹牛”,也能降低恐惧和焦虑。
也许正因如此,一般的“吹牛”,并不需要“上税”。哥几个坐一起,谁想怎么吹就怎么吹,谁要吹多大就吹多大。像马季和赵炎说的相声《吹牛》中,这个说,我十岁就考上大学啦;那个说,我九岁就大学毕业啦;这个说,我八岁就结婚啦,那个说,我七岁我们那孩子十三啦。反正吹牛也不上税,来吧!
但我们没有想到,有人把“吹牛”的绝技,用到了市场营销上。一场电影,只有几个人在看,他却说几百人在看;一种产品,只有少数人在用,他却说全地球的人都在用。几乎所有的商人,都说自己的商品是最好的商品。而其中的“吹牛”者,并不在少数。
听一位朋友介绍,某市有个年轻人,能够把成本只有几元钱的产品,在网络上卖到上千元。仅去年一年,就盈利近亿元。为了传授自己的“致富秘诀”,他收了50个徒弟,每个徒弟的学费,是19800元。
我听了害怕,这牛是怎么吹的,竟有这样大的经济效益?致使那么多人宁可花两万元钱,去做他的徒弟。而这样的“成功”,对广大的消费者,却是极大的侵害。看来,我们不仅需要向“吹牛”者征税,而且需要制定一部惩治“吹牛”骗人的法律。
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学会对市场信息的甄别和筛选,不要谁的话都信,更不要跟风。多着急买东西,也要货比三家;多想看的电影,也别一听忽悠就买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