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呵护 丹江口水库水质可达直饮

14.08.2014  10:21

  

图为丹江口库区。

□本报记者 岳金宏

8月8日下午,从武汉驱车近5个半小时,记者来到了此次采访的第一站丹江口水库大坝。抬眼望去,海拔176.6米的大坝巍然屹立,十分壮观。登上坝顶,鸟瞰丹江口城区,楼房林立,鳞次栉比,青山碧水,粉墙黛瓦尽收眼底。回首平视,巍巍大坝锁汉江,丹江口水库碧波万顷,给人一种无比震撼的感觉。两个月后,这里的清水将一路向北到石家庄,为我们这个缺水的城市送来甘甜。

丹江口人的大坝情怀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传说中的沧浪之水,就在背靠武当山、怀抱丹江水的丹江口。到达丹江口市,让人感受最深的就是这里人们对于丹江口大坝和水库的“”。行走在马路上,随意问一个人都能把大坝的建设史不假思索地娓娓道来,每一个人都发自内心地向你夸赞这一库清水。(下转第四版)

今年汛后,承载着中国人近半个世纪梦想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正式通水。届时,来自湖北丹江口水库的一江清水将一路向北滋润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缺水地区。

日前,记者跟随由中国记协组织的京、津、冀受水区媒体采访团,实地探访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地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均县新旧县城、十堰城区、郧县经济开发区等地。从今日起,本报将连续推出系列报道《只为一江清水向北流》,从水库保护、移民工程和当地生态建设等方面,向读者展示十堰丹江口库区的风貌。

丹江口市因丹江口大坝得名,站在大坝坝顶,担任此次讲解的丹江口原南水北调办副主任丁力先感慨地说:“到170米额定水位线时,水库总面积可达1022.75平方公里,相当于香港的陆地面积。今年10月秋汛后,中线工程将全线通水,初期年供水量95亿吨,向石家庄送水约7.82亿吨。

采访过程中,老丁也向我们讲述了丹江口大坝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什么会选择这里的由来和一些不为人知的小故事。

南水北调构思于20世纪50年代,1952年,毛泽东同志在视察黄河时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此后,南水北调被列入了国家计划。

那时,丹江口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1958年,湖北、河南两省所属的襄阳、荆州、南阳3个地区17个县的10余万民工挑着干粮,带着简陋的工具,汇集到丹江口工地。这10万大军,要用扁担、筐子、小木船,运载着黏土、砂石,把汉江截流,建起了一座如磐石一样坚固的大坝,拦截奔流不息的汉江、丹江之水。经过近十年的艰辛努力,丹江口大坝终于建成,屹然挺立在汉江之上。2005年9月,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拉开,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开工,历经8年建设,大坝“”高了近15米,从162米加高至176.6米。

现在水库正常蓄水位已经从157米提高至170米,库容将从174.5亿立方米增加到290.5亿立方米,水域面积将达1022.75平方公里。”丁力先指着大坝水位线说,蓄水后这里每年将有95亿立方米的水输送到北方,缓解那里的用水危机。

利用海拔落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实现全线自流。据了解,中线主干渠没有一个泵站,既环保又经济,而且整个工程采用全线立交隔绝设计,保证引江水不与沿线其它河流沟通,杜绝送水污染。记者采访当天,大坝的水位是143米。丁力先说,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中线主干渠的出水口海拔141米,只要水位达到141米以上就可以自流入主干渠,一路向北而去。

水库水质可达到直饮

库区的水质好坏也是受水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家都想知道他们即将喝到的水到底是什么样。

我们水库的水甜得很嘞!”老丁笑着说,不是他王婆自夸,丹江口水库的水质非常好,捧一捧上来就可以直接饮用,而且还是弱碱性的。

记者了解到,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一级和二级之间,这也达到了直接饮用的标准。

从2002年建起丹江口市胡家岭水质自动监测站以来,监测到的水质标准始终保持在一级到二级之间,这也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标准。”8日,胡家岭监测站负责人柳根,向记者介绍说。

说话间,柳根打开了取水阀门,伴随着哗哗的水声,他拿起一个杯子接了一些。“你们看,这水够清吧,可以直接喝的。”说着话他已经一饮而尽。

胡家岭水质自动监测站隶属于环保部,监测数据每四个小时向北京传输一次。柳根指着当天下午6时的实时数据说:“PH值为7.74,浊度2.0,氨氮量0.16。这几项比较重要的自动监测数据表明,现在的丹江口水库水质处在二级,如果氨氮量为0.15的话就是一级,水质非常好。”除了每天的自动监测化验,柳根每个月都要进行流动取水化验,在水库内随意选取9个点位进行取水。

胡家岭监测站是十堰唯一自动水质监测站。为适时自动监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有关断面水质状况,今年十堰多方筹资900多万元,将新建3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分别位于郧西羊尾镇、郧县柳陂镇、张湾区黄龙镇。同时,加大对丹江口库区内坝上中、丹江二桥等四个点位及官山河、浪河两条重要入库支流的人工监测,确保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

用心呵护这一库清水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永保一库清水,成为丹江口库区人们的神圣使命。

8月9日,凌晨4点左右,丹江口市均县镇,58岁的叶明成和老伴像往常一样,开着一辆老款黑色别克到水库边,划船给自己养殖的80多箱鱼撒饵料。从上世纪80年代末,叶明成开始摸索网箱养鱼,后来因此致富,成了当地的“养鱼大王”。

如今,这条“致富之路”,正在走向终点。为保证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丹江口水库今后将禁止网箱养鱼。

丹江口曾是全国最大的网箱养鱼基地。均县镇位于水库中心,三面环水,地形适宜网箱养鱼,形成过“百里万箱”的壮观场面。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网箱养鱼兴起,政府鼓励农民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水养鱼,养鱼致富”。

据了解,丹江口市有2000多户渔民采用网箱养鱼,如果取缔,将涉及5000多个劳力,间接影响到两万多人的生活。

在渔民眼中,饵料是必不可少的增产催化剂。在水质监测者看来,如果投饵过多,残饵中的有机物在氧化分解后,将增加水中的氨氮含量,这也成为取缔网箱养殖的直接原因。

据十堰市市长张维国介绍,目前整个丹江口库区已经全面开展了取缔网箱养殖行动。今年10月前,大坝周围和武当山等重点地区的网箱养殖将清理完成。

丹江口外宣办主任周玉娟介绍说,自从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以来,当地先后实施了农夫山泉、开泰激素、东圣化工公司两水闭路循环和环保脱硫技术改造;全面关停对水源污染严重的小冶金、小造纸、小制革等“五小”企业,婉拒亿元以上的大项目30多个。投资1.6亿元新建了城区污水处理厂和六里坪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 5.5万吨,城区的生活和工业污水经过处理后已全部实现达标排放。

另外,作为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丹江口市有近6万人的内安移民,仅移民集中安置点就有163个。为有效处理这些安置点的生活垃圾和污水,消除点源污染,治理面源污染,该市在每个安置点都建有规范的垃圾池,并创新建设新型人工湿地组成的污水回收处理系统,相当于每个集中安置点都有数个小型污水处理厂。

采访时记者看到,人工湿地的美人蕉鲜花盛开,犹如一座座“小花园”,污水杂质经厌氧发酵被植物吸收利用,然后变成清水排入汉江,进而实现农村雨污分流和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

除了进行“关、停、并、转”等措施,库区还从生态建设上着手,单丹江口市目前已经完成退耕还林、长防林、武警奥运林、低产林改造、生态公益林、绿色通道等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由34.2%上升到50.5%,确保了丹江口水库水质在二类以上。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