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生态文明指数各省得分:海南最高 河北最低
2014年12月8日,由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生态文明绿皮书”《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4)》发布会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行。
原标题:度生态文明指数各省得分差异显著:海南最高 河北最低
2014年12月8日,由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生态文明绿皮书”《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4)》发布会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行。《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4)》是生态文明绿皮书系列的第五部,展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性量化评价的最新研究成果。该书由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严耕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完成。该中心自2007年开始中国省域(未含港澳台地区,下同)生态文明建设的量化研究,所提出的用于评价各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dices,ECCI)是该科研团队长期研究的核心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要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健康、环境良好和资源永续,因此,加强生态建设,实施环境保护,调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推进社会全面均衡发展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在国家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日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下,推进对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更加急迫。为引导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ECCI 2014从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和协调程度4个核心领域入手,选取23个具体指标定量分析和评价各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状况,通过数据计算获得各省的年度生态文明指数(Eco-Civilization Index,ECI)。为考察“更绿”的生态文明水平,该书还设计了只包括生态、环境和资源等内容,剔除了社会发展指标的绿色生态文明指数(Green Eco-Civilization Index,GECI)。此外,该书还归纳出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类型,对全国和各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状况进行了国际比较。
ECI 2014排名显示,各省得分差异显著,海南得分最高(93.27),河北得分最低(65.85)。曾经连续4年稳居ECI排名榜首位的北京,首次退居第二。天津、广东、上海、江苏等经济发展水平靠前的省份,与之前比较,排名相对有所回落,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海南、重庆、江西、黑龙江、四川等生态大省,排名攀升前列。主要位于中西部的河北、宁夏、河南、安徽、湖北、甘肃、陕西、山西等重工业大省、农业大省、能源大省,受总体自然资源禀赋较差和产业布局双重影响,排名一直相对靠后。
更偏重考察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的GECI 2014排行榜中,海南仍居首位(80.54分),河北(55.71分)排在最后。与ECI2014榜单相较,GECI 2014排前十的省份发生了较大变化,江西、黑龙江、湖南等生态大省跃入前十,而北京、广东、天津等经济大省则跌出绿色生态文明指数榜单前十,陕西、江苏、山东和天津甚至跌落至后十名。
发展趋势分析显示,我国整体生态文明建设呈上升趋势,年度进步指数为2.92%,除了受社会发展强力推动外,反映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关系的协调发展能力也稳步提升4.72%。从各省域的情况看,全国多数省份2011-2012年度整体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都有所上升,仅吉林、西藏、上海、天津等4个省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略有下滑。
国际比较显示,我国生态文明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在扩大。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经济差距日益缩小,但生态、环境等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却仍在拉大。从获取的数据测算,在105个样本国家中,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位列倒数第二。当前,全国整体环境质量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短板问题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代价过高。
研究表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的生态文明建设可归纳为均衡发展型、社会发达型、生态优势型、相对均衡型、环境优势型和低度均衡型6种类型。从整体来看,东北及沿海地区生态活力较高,但环境质量优良的省份屈指可数。在社会发展受经济水平强势制约的情况下,各省应从自身类型特点出发,结合自身具体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尤其是抓住社会与自然相互协调程度提升大有可为的机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4)》指出,生态与环境、资源之间是“一体两用”的关系,生态是“体”,环境和资源是人类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生态的两种用途。因此,生态保护和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应尽快树立“生态立国”理念,在生态良好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该报告建议,应认真制定和落实适合区域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坚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两手抓,不断提升我国整体国际竞争力,确保经济、生态双赢;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制度执行力,保障环境正义,维护社会公平;及时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数据的统计发布,积极与社会互动,搭建公众参与、监督生态文明建设的平台。
1.《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4)》指出——我国整体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保持上升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在加大
2014年12月8日,由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生态文明绿皮书”《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4)》发布会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行。本书是北京林业大学严耕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获得的最新成果。该课题组研发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dices,ECCI)是中国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性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从2007年至今,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使用ECCI可以计算出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进步指数。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4)》分析指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快车道。根据最新数据的研究显示,我国整体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上升趋势,年度进步指数为2.92%。除了受社会发展强力推动以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反映资源能源消耗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关系的绝对协调发展能力,年度增强4.72%。
但国际比较表明,我国生态文明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在扩大。随着国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经济差距日益缩小,但生态、环境等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却仍在拉大。从获取的数据测算,在105个样本国家中,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位列倒数第二。当前,全国整体环境质量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短板问题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代价过高。
此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核心领域——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协调程度都有所进步,但进步尚不均衡。社会发展进步显著,仍是推动我国整体生态文明建设进步的主要因素;体现我国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关系的绝对协调发展能力稳步提升;而生态活力的增加和环境质量的改善较小,变化率都在1%以内,这也是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取得进步感受不明显的根源之所在。去除社会发展的进步,仅考虑生态活力、环境质量和协调程度的绿色生态文明进步指数为1.88%。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质量在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不能盲目乐观。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4)》建议,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应当更加重视和加强顶层设计;更加注重因地制宜、扬长补短;更加重视协调程度的好转。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应当树立“生态立国”理念,落实主体功能区划,确保经济、生态双赢,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完善数据统计发布等。
2.《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4)》指出——应尽快树立“生态立国”的理念
2014年12月8日,由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生态文明绿皮书”《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4)》发布会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行。本书应用由北京林业大学严耕教授带领的学术团队研发的最新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dices,ECCI),获得对和我国各省生态文明建设实际进程的判断和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根本性变革,因此,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量化评价存在较大难度,尤其是制度和观念层面,缺乏权威数据的支撑。不过,制度和观念层面的建设,理应在器物和行为层面上体现出来。基于这样的思路,ECCI从器物和行为层面入手,区分出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协调程度四个核心考察领域,依据科学性、权威性、导向性和定量化的原则选取具体指标,来定量评价和分析各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目前,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已经有了较大的飞跃,从单纯的环境保护或林业生态建设,扩展为包括资源(尤其是能源)节约和有效利用、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等在内的系统工程。针对社会对资源、环境和生态三者关系的混淆,《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4)》指出,生态与环境、资源之间是“一体两用”的关系,生态是“体”,环境和资源是人类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生态的两种用途。
表面看来,良好的环境和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在直接维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环境危机、资源危机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且环境污染的治理相对容易,目前全球范围内都存在局部环境质量状况改善、而整体生态保护形势严峻的现象。其实,生态系统具有更基础、更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环境和资源都依赖于生态系统的支撑,是生态系统的“一体两用”,离开了生态,环境和资源都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真正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危机,一方面需要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削减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提升生态承载能力,扩大环境容量。应对资源危机也一样,在节约、合理利用资源、开发新型资源的同时,仍需增强生态系统活力,提升资源丰度,实现资源的增量。
基于上述认识,《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4)》对ECCI进行了实质性改进。ECCI 2014对生态、环境和资源进行区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政策导向。报告同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策略,就是要“强体善用”:一方面要改变不合理的资源、环境利用方式,另一方面要加强生态系统的修复和建设。根本途径就是要走一条协调发展道路,使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不超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同时让资源利用真正转化为社会福祉。
3.《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4)》指出——社会与自然的协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2014年12月8日,由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生态文明绿皮书”《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4)》发布会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行。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随着以北京林业大学严耕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对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任务的理解不断深化,改进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dices,ECCI),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再添新瓦。
报告指出,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双赢的文明。面对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反思传统工业化的弊端,不断转变思想观念,通过调整相应的政策法规,引导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绿色科技,在增进社会福祉的同时,实现生态健康、环境良好、资源可持续利用,确保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正如文明一般包含器物、行为、制度、观念四个层次,生态文明也不例外。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根本性变革,因此,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量化评价存在较大难度,尤其制度和观念层面,缺乏权威数据的支撑。不过,制度和观念层面的建设,理应在器物和行为层面上体现出来。ECCI 2014继续坚持从器物和行为层面,分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协调程度四个核心考察领域,依据科学性、权威性、导向性和定量化的原则选取具体指标,来定量评价和分析各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要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健康、环境良好和资源永续,因此,加强生态建设,实施环境保护,调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推进社会全面均衡发展,构成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基于上述理解,为更好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ECCI 2014的指标设计区分了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含义,明确社会发展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意,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实现协调发展。
新版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CI 2014)与往年相比,实质性改进较大。ECCI 2014最大的亮点是对协调程度的认识和评价,从相对经济发展的协调改为总体协调,第一次实现了对社会与自然真实协调的评价。
以往的协调程度评价,是相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只关注了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而本年度最新的协调程度,综合考察了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与环境容量之间的关系,凸显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对社会发展的硬约束,从而避免了因GDP的高速增长而掩盖的资源能源消耗总量持续增加、污染依旧严重的事实,体现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总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政策导向。
4.《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4)》指出——上年度各省生态文明得分差异显著,最高分为海南(93.27),最低分为河北(65.85),北京首次退居第二。
2014年12月8日,由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生态文明绿皮书”《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4)》发布会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举行。北京林业大学严耕教授率领的课题组,通过研发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dices,ECCI)计算出最新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年度生态文明指数(Eco-Civilization Index,ECI)及排名,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各省区市在ECI 2014得分上的差异仍然比较显著。获得ECI最高分的省份为海南(93.27),最低分为河北(65.85)。在2010~2013年的报告中,北京的ECI排名均为第一。2014年报告中,北京的ECI得分首次退居第二,表明北京从奥运会获得的环境红利已经式微,而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采取的经济强刺激措施却带来了环境负效应,尤其是雾霾问题开始显现。
海南省ECI得分全国第一。在4个二级指标的得分情况上,生态活力、环境质量和协调程度3个二级指标得分较为靠前,均处于第一或第二等级,社会发展指标处于第三等级。在生态文明建设类型上,海南属于均衡发展型。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海南在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投入量依旧较大,通过减少化学品投入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压力明显;控制污染物排放,改善城乡环境的任务依然存在。海南下一步重点应是加大COD减排、氨氮减排等工作力度。
北京的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其中,社会发展已成为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绝对优势,而由于起点较高,其进步程度相对缓慢。另外,环境质量排名相对落后,成为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三级指标中除地表水体质量外,其他指标基本位于全国中游或中下游水平,尤其是环境空气质量、化肥施用超标量等指标明显落后于其他绝大部分省市。有效实施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和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措施,是未来推动北京生态文明水平不断提高的方向和着力点,而环境污染治理投入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环境质量的缓解与改善,最终会影响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程度。
本年度的评价,河北生态文明指数(ECI)得分为65.85分,排名全国第31位。去除“社会发展”二级指标后,河北绿色生态文明指数(GECI)得分为55.71分,排名全国第31位。总体而言,河北在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和协调程度四方面均居全国下游水平。生态文明建设的类型属于低度均衡型。
与此同时,中西部的河北、宁夏、河南、安徽、湖北、甘肃、陕西、山西等重工业大省、农业大省、能源大省,受总体自然资源禀赋较差和产业布局的双重影响,排名一直相对靠后。这些省份需要重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国家也应加强对这些省份的补偿,改观其艰难的生态文明建设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