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山露水生态为王 看鹿泉如何加快新型城市建设

13.06.2016  18:08
  从市到区,虽是一字之改,带给鹿泉的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更是城市建设理念和内涵的巨大改变。

    

  近两年,借助撤市设区,鹿泉加快与省会主城区的紧密融合,坚持“以山为骨、以水为魂、以绿为底(色)”的城市建设理念,融城市建设于自然生态之中,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省会生态休闲地。

  

  升华理念,既与省会主城区互联互通,又保留生态隔离空间

  

  2014年石家庄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后,鹿泉市变成了石家庄市的一个区。“从市到区,名称变了,城市建设的理念必须跟着改变和升华。鹿泉有山、有水、有绿色,又是省会的上风上水之地,因此,城市建设必须坚持‘以山为骨、以水为魂、以绿为底(色)’的理念,使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相映成趣。”鹿泉区委书记周永会表示。

  

  鹿泉虽然与省会主城区近在咫尺,但过去却没有几条像样的快速通道。加快与省会主城区路网的互联互通,就成了鹿泉与省会主城区融为一体急需解决的问题。

  

  近两年来,鹿泉陆续实施了26项道路交通工程,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石太高速二通道鹿泉段,省会南绕城高速鹿泉段、南二环西延工程、和平路高架桥西延工程等快速道路项目的实施,构成了鹿泉与省会主城区一体化联结和融合的重要纽带。

  

  既要有机连接,还要适度分隔。“虽然是省会的一个组团区,但城市建设不能‘摊大饼’,不能与省会主城区‘亲密无间’,必须保留一定的生态隔离空间。”周永会说。

  

  “西优东拓”是鹿泉城市建设的规划方向。但在向东拓展时,鹿泉并没有大密度进行布局,而是建起了成规模的绿化林带、隔离绿带。特别是在省会主城区连接鹿泉的石铜路、槐安西路、中山西路和新华路等路段,建设了5公里的绿化长廊和大面积的林地、绿化过渡带。从省会主城区一进入鹿泉,首先看到的是舒缓的绿地、花海,而不是密密麻麻的楼群。

  

  在鹿泉城区,他们同样没有“摊大饼”式发展,而是构建了“一体两翼”、组团发展的城市格局。“一体”就是鹿泉主城区;“两翼”即向西发展抱犊寨美丽乡村片区,向东南发展开发区、上庄新市镇组成的区域。“即使是‘一体两翼’各区域之间,也是用生态廊道连接,这样就构成了组团式、生态型、串珠状的大城区。”鹿泉区规划分局副局长赵会力说。

  

  显山露水,将自然生态变为城市风景

  

  进入鹿泉,一路都有山水相伴。沿望佛路一路走去,隐约可见抱犊寨的山体轮廓,枕南朝北,犹如卧佛,令人恍然明白路名的由来;望佛路右侧,一条东西流向的太平河穿城而过,河内清流涌动,河畔绿树荫荫、花草点缀,令人沉醉。

  

  “这就是我们打造的城市标志性景观‘十里花廊’。”鹿泉区园林局局长孟志军介绍,过去鹿泉境内的太平河是条臭水沟,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两年前,鹿泉开始大规模地对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建橡胶坝、景观水面,蓄水40万立方米,增加水面270亩。同时,按照水系穿城、水边设景、依水而居的思路,在沿岸建设了长5公里、宽1公里的太平河绿廊绿道,即“十里花廊”。

  

  漫步“十里花廊”,景色怡人。花廊南侧是双向四车道的快速路,北侧则是4米宽的慢行道,居民或开车、或骑车、或步行,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在道路的部分节点,还设置了长形木椅、休闲花架、自行车停车台、林荫停车场等设施,并建起了一个实现ETC联网使用的公共自行车系统。

  

  山水相拥,鹿泉拥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如何依托生态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鹿泉坚持“以山为骨、以水为魂、以绿为底(色)”,实现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

  

  水是城市的灵魂。除综合治理太平河外,鹿泉还实施了石柏公园、洨河、古运河、金河整治提升工程,全面恢复水系风貌,打造水网环绕的省会新城区。

  

  顺应山势,突出层次,确保城市有良好的天际线。为了“显山”,鹿泉严格控制建筑物高度和密度。他们规定,新建建筑物以不挡住山为基本要求,与山体交会的山前大道两侧,观山视线通廊不得有建筑物遮挡。为使人们能无论站在哪个角度都能看到完整的山脊,他们规定,抱犊寨景区周围,建筑物不许超过5层。同时,全力恢复青山本色,大力植树造林。目前,已建成6.7万亩环省会经济林和7500亩太行山绿化带,森林覆盖率达46%。

  

  拥一城入怀,西山森林公园游人如织;兼具苏州园林特色的海山公园,以及秀水公园、石柏公园,更是居民周末散心、休闲的首选地……目前,鹿泉有大小公园8座,不仅有大型郊野公园秀水公园和西山森林公园,还有在建的集“三湖三溪”于一体的龙泉湖公园,今年9月龙泉湖公园局部开放后,将成为省会最大的综合性公园。“这些公园无一例外都是水绿交融,水面面积大、水景别致,绿化率高。”在孟志军看来,到鹿泉享山水风情,越来越成为省会市民的休闲新风尚,鹿泉作为省会“西花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

  

  民生为本,让市民生活得更舒适

  

  在石柏大街西侧,过去有13根高压线杆,如今已被全部拔掉,高压线被安置在路下高3.3米、宽2米的地下综合管廊里。在综合管廊里,不仅有高压线,还有序排列了天然气、电信、供水等其他城市管线。

  

  “高压线终于全部入地了。”鹿泉区建设局局长李聚祥轻呼了一口气。石柏大街高压走廊问题由来已久,密密麻麻的高压线路,不仅影响着城市美观,也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但由于改造费用高,事情久未解决。利用撤市设区的有利时机,该区下定决心,投资2.7亿元,建设了城市综合管廊,使高压线等各种管线顺利入地。

  

  “把这么多钱花在地下,看不见、摸不着,还不如建两个大场馆,那多气派、显眼。”李聚祥说,工程决策之初,人们议论纷纷,但鹿泉区的决策者却认为,城市建设的钱该花在哪儿,不能只看好看不好看、气派不气派,更重要的在于能否提升城市的宜居度。

  

  “虽然费用昂贵,但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不仅解决了‘马路拉链’和‘蜘蛛网’的问题,还有利于释放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位。”李聚祥感叹,高压线入地后释放了1000多亩土地,这为海山公园扩建、石柏公园改造等绿地建设提供了场地,也对城区整体布局发展产生了影响,是真正的百年工程。

  

  在城市建设中,鹿泉强化民本思想,着力在市民生活的舒适度上下功夫。

  

  近两年,鹿泉着眼长远,先后投资10多亿元实施了多项民生工程。投资3.9亿元,以南水北调水为水源,在西部生态新区、绿岛开发区、城区建设了3个水厂,可日供水18万立方米,全部工程完工后,不仅能有效解决工农业及居民用水问题,也将大大压减地下水的开采;积极推进天然气入户工程,目前城区燃气普及率达98.3%;完成了城区5条道路的雨污分流工程。去年,鹿泉还实施了城区集中供热高温水入城项目,项目完成后,将取缔城区所有供热用燃煤锅炉,为城区550万平方米面积的建筑提供安全稳定的供热。(贡宪云  曹丽娟  冯战平  张泽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