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经济共赢 "一张规划图管到底"药方为甘南"补肾"

06.08.2015  23:46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如何才能走出一条并行不悖的模式和道路成为甘南需要解决的课题。

   央视网特稿 (记者 王小英)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有“黄河之肾”及“中华水塔”美称的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在8月4日召开的第六届中古生态文明腊子口论坛上,实施“生态立州”的甘南成为了专家学者口中公认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的最佳腹地。

  除了美丽的景色,人们需要的还有富足的生活。拥有丰富生态资源,资金缺乏又亟需脱贫奔小康的偏远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如何才能走出一条并行不悖的模式和道路?与会专家学者献上了自己的“锦囊妙计”。

   生态建设要顶层设计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张正春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便是一场绿色的长征。

  作为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之间极为重要、极度敏感、极其脆弱的生态门户和维系青藏高原东南部生态环境的“调节器”,甘南的生态环境状况尤其是水量收支动态,关系到长江、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甚至大半个中国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黄河、长江流域水源补给、气候调节、水土保持、维系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2009年,甘南迭部县首次举办第一届中国生态文明腊子口论坛,论坛的发起人之一、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张正春将该论坛形容为“绿色长征”,称甘南腊子口是“绿色长征”的起点。如今,论坛已举办6届。

  甘南州副州长赵四辈称甘南实行“生态立州”有着很大的优势:地处藏区,各族群众的血液里流淌着对“神山神水”的眷恋和敬畏,长期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形成了对自然环境崇拜和敬仰的良好生态文化,积淀了保护生态环境、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厚文化底蕴。

  但在中国生态学学会秘书长陈利顶眼中,这里拥有建设生态文明的先决条件和独特优势,但也有存在诸多挑战和困难。

  “这里的生态环境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先天存在敏感性和脆弱性,一旦被破坏恢复难度极大”,陈利顶告诉记者,正因为如此,甘南的生态立州战略,必须要规划先行,实行顶层设计。“生态文明建设下,最先被提起的便是旅游业,但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很多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甘南如何避免这些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