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打破实体经济发展“瓶颈”——关于降低中小微企业成本的思考

19.09.2018  17:31

  最近,记者在基层采访时了解到,某地政府为了助推房地产开发工作,通过“红头文件”,要求落户在当地工业园区内的所有企业全部退出。受此影响,在纺织领域打拼多年、并在园区租赁厂房经营已15年之久的一家民办企业,不得不拍卖了用贷款购置的全部设备。企业经营者在给付员工工资,清税并支付水、电、燃气费等各项费用之后,背上了150多万元的债务,艰难地踏上了转型之路。

  还有一些中小微企业经营者反映,当下,受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制度的影响,企业的用地成本、用工成本、贷款成本等居高不下,加上原材料及设备价格一路攀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持续乏力,后劲不足。

  据了解,企业的成本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微观成本,即企业自身的成本;另一方面是宏观成本,即政策制度成本。前者需要企业自身解决,后者则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出面干预。少数企业成本高,一般是因为企业成本控制没做好。如果多数企业成本高,那往往是宏观层面的政策制度使然。因此,降成本既需要企业通过挖潜改造,提高生产经营管理能力,降低自身的微观成本,也需要国家通过深化改革来降低政策制度等宏观成本,为企业释放政策“红利”,让企业轻装上阵。

  三方面“瓶颈”不容忽视

  从宏观层面分析,近年来,受政策、制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各地中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着三方面的“瓶颈”。

  一是产业政策分散,难以形成合力。振兴实体经济涵盖了产业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要素利用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组织创新等方面,需要各部门各单位紧密配合和共同努力。尽管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或制度措施,但由于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没有形成创新资源的有效集聚。同时,由于政策精准性不够,导致创新资源向龙头企业高度集中,而对创新前期的投入激励则不足,特别是对产业链上的广大小微企业的共性技术扶持相对不足,难以满足全产业链创新升级需要。

  二是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分散管理,低效使用,统筹整合困难。近年来,按照国家部署,不少地方要求对各部门专项资金进行统筹整合,并要求采用因素法、竞争法等机制分配使用资金。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财政专项资金整而不合的问题仍然存在。

  三是金融机构考核机制扭曲,好“”喜“”现象突出,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近年来,各地在金融机构扶持产业发展方面出台了不少激励措施。但是,由于小微企业抵押物少,资产质量也不如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对于传统产业,个别商业银行简单地将其与落后产业相提并论,不愿贷、不多贷、上浮贷款利率、存贷挂钩等现象几乎成为行规。受此影响,很多小微企业、传统产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微企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综合施策,助推实体经济轻装上阵

  根据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诸多成本压力,建议国家及地方有关方面统筹规划,在保障当前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实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综合施策,助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加快要素的市场化改革。通过创新体制机制,破除劳动力、土地、资金、能源、科技等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破除“僵尸企业”导致的资源错配,实现人力等各项资源的充分有效配置,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

  二是对现行的产业政策与扶持资金进行梳理整合,握指成拳,确保将有限财力用在刀刃上,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加强对垄断行业、违规产业的清理整顿。加大对违反公平竞争产业优惠政策的督查清理,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投资环境。

  三是促使金融机构进一步优化考核机制,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融机构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和行业特点,分类制定大、中、小、微企业贷款考核制度,优化考核指标体系,保障广大中小微企业资金供给。

  四是加强和完善经济法治,保护产权,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李存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