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雄安新区的四个维度

12.04.2017  17:23

雄安新区无疑是近来舆论场中的一大热词。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的“点睛之笔”,也是继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后,京津冀地区第二个提升到“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高度的战略部署,笔者认为应当从四个维度来认识其作用和意义。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理论界一般认为,无论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还是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都满足六边形空间结构的原则,每一个次一级中心地位于三个较高一级中心地形成的三角形中央,有利于与较高一级中心地错位竞争、协调发展。雄安新区选址历经反复比选、周密科学论证。该区域深处京津冀核心腹地,地理条件适中,与北京、天津基本等距离,整体开发强度不大、发展空间充裕、轨道交通相对便捷,能够借助京-津-保城市群“等边三角形”布局的区位优势,构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第三增长极”,实现与北京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的错位发展。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完善城市群形态、为中国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现实之需。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表明,单一城市集中建设的最大规模一般以“百平方公里”为限,超过这一规模,需要更高级的城市空间形态来取代,即城市群。从这一层面来看,雄安新区无论对河北、对京津冀还是对全国城市布局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河北,在适合地段规划建设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新型城区,能够将冀中和冀东紧密连接;对京津冀,雄安新区是京-保-石发展轴上一个重要的载体和支点,能够以点带面,统筹、整合区域内资源,更好发挥协同效应;对全国,通过战略极点牵引,以京津冀为“撬板”撬动整个环渤海区域,进而带动北方腹地发展,可以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对接“一带一路”,重构内外联动的区域发展大格局。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深化实践探索、缓解北京“大城市病”的突围之举。“疏解”和“承接”是一体两翼,功能“疏解”应“有序、有效”,功能“承接”应“集中、精准”,“疏解”的推力和“承接”的拉力需形成合力。目前,京津冀城市群规模结构存在断层,京津两级过于“肥胖”,周边中小城市过于“瘦弱”,承接能力存在短板。因此,设立雄安新区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两翼,并支持新区从运行机制、发展环境、管理模式等多方面探索创新,破解跨区域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无疑能够为京津冀区域疏解、承接起到示范效应。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推动理论创新、培育植根中国本土的城市理论的必经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快速发展,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并在城市建设发展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城市规划体系功不可没。眼下,我国单个城市的规划原理、规划方法、规划体系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城市群理论体系还不够成熟。这就要求我们立足国情与区域特征,及时总结提炼中国城市群发展的规律和实践经验,并提出自己的理论框架,寻找顺应并可以指导未来城市群发展的理论方法与管理方案。走一条中国特色的解决“大城市病”之路,关系到我们如何改变中国城市工作“一流实践,二流理论”的现实问题。

(作者系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经济学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