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武:传统技艺如何传承下去

25.02.2015  12:43

□王文武

天安门前8只红灯笼,要七个传统艺人忙上半个月才能完工。每当过年,大街小巷、政府企业单位总是挂起红红的圆灯笼辞旧迎新,但鲜有人知道这些红灯笼都出自“文盛斋”的北京市美术红灯厂。如今的红灯厂早已不见昔日辉煌,固守传统的手工制灯者寥寥无几,这项传统民俗技艺面临失传窘境。(2月22日《新京报》)

承载着悠久文化的传统制灯工艺市场空间逼仄,以至于后继无人面临失传,不仅是传统艺人的悲哀,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悲哀。类似红灯笼,还有诸多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窘境。对此,不少人的观点是,传统技艺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根本还是要以自身的不断创新、与市场接轨,从而延续生命和活力。

诚然,“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关键”,传统技艺需要自我突破。但囿于市场空间缩小,财力、人力、物力短缺等因素,政府层面的作为也很重要。

比如日本和韩国,对于保护传统手艺人,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1974年日本就颁布了“传统手工业发展法”,国家指定需要保护并给予扶持的传统手工业类型。目前,已经指定了200多种类型的手工艺,政府对这些手工艺项目给予一定资助,用以保护传承人、编写专著、开展促销展览等;在韩国,政府视传统手艺人为人的文化遗产,给予很高的荣誉。对从事传统技艺的研究者,政府提供研究经费,对各个行业的传统手艺人,政府评选出杰出代表,授予“名匠”称号,并按月发放经费,用于传统技艺的发扬光大。

在国内,也有些地方做得不错。比如潍坊,为了将传统的风筝文化、木板年画传承并发扬光大,潍坊市将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融合,文化以旅游为推介,旅游以文化为内容,相互促进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每位传统艺人都是无价之宝,每项传统技艺都是民族瑰宝,希望政府及文化部门能够参考日韩做法,有意识创造优良的传统文化技艺传承环境,着眼于“”的抢救保护,落脚于“”的发扬光大,从而让传统技艺永放光彩。

    查看更多内容请登录: 河北新闻网文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