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刚代表 许皞委员“两会”期间受媒体关注

15.03.2017  16:31

  凝心聚智谋发展,同心同德铸伟业。阳春三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力量。

  “两会”期间,我校全国人大代表王志刚教授、全国政协委员许皞教授同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齐聚人民大会堂,积极建言献策,共话发展大计,受到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王志刚教授就河北精准扶贫、京津冀协同发展举措、教育投资分配等问题接受了媒体采访。许皞教授就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京津冀跨区域养老等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们摘选了媒体报道两位代表、委员的部分内容:

 

全国人大代表王志刚教授 

 

全国政协委员许皞教授

  1、 新华网:“代表委员话脱贫:帮到点子上 扶到心坎里”

  2、 光明日报:“京津冀协同:如何实现‘1+1+1>3’ ”

  3、 中国经济网:“王志刚代表:建议教育投资实行全国一盘棋依人数均等分配”

  4、 河北青年报:“教育拨款要全国一盘棋”

  5、 长城网:“王志刚:教育扶贫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6、 河北网:“王志刚:科教输出打造长效扶贫机制”

  7、 河北日报:“许皞委员建议:加强‘小散乱’大气污染源治理”

  8、 人民政协网:“许皞: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9、 人民政协网:“全国政协委员许皞支招京津冀跨区域养老”

  10、 长城网:“许皞:放眼未来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

1、代表委员话脱贫:帮到点子上 扶到心坎里

2017-03-04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记者杨帆、任玮)“你们有啥困难?”“你们有啥好办法?”……带着经验、成绩、困难和疑惑,来自贵州、河北、宁夏、天津四地的部分代表委员齐聚一堂,一起交流扶贫经验、寻求脱贫对策。

  全国人大代表、铜仁市沿河县黑水乡新群村农民张国英,来自贵州偏远山区,每年她来北京都会提到修路,今年也不例外。她说:“我们土特产特别多但路特别难走,就盼着能通一条高速公路。对我们来说,路是最大的希望。”

  当前农村脱贫仍然面临诸多困难,急需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行路难”只是一个缩影。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环境保护局原总工程师包景岭说,扶贫工作要依靠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教育医疗等政策、项目、资金带动,要帮到点子上。

  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宁夏,2000年4月,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等8部门设立了旅游扶贫试验区。如今六盘山连片贫困地区的旅游从业人数不断增加,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脱贫。

  “以宁夏旅游资源禀赋相对较好的泾源县冶家村为例,三分之一农户都发展起农家乐,多数农家乐年收入超过10万元,最高达50万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朱奕龙说,实践证明旅游扶贫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返贫率低的“造血式”扶贫道路。

  朱奕龙建议,旅游部门以脱贫攻坚目标为引领,有效衔接“十三五”规划纲要、旅游业发展规划、脱贫攻坚规划,以及交通、文化等行业发展规划,编制旅游扶贫规划,为“十三五”期间开展旅游精准扶贫提供规划支撑。

  迈入2017年,河北的扶贫依然艰巨:年内7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15个贫困县摘帽出列。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原校长王志刚认为,国家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扶贫的同时,更需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

  “要让贫困群众看到赚钱财路,能致富、想脱贫,更要教贫困群众学会实用技能,会致富、要脱贫。”王志刚表示,河北农大师生充分发挥科教优势,走村入户提供“挂号式”的农技服务带动了一个个家庭致富,要扶到村民心坎里,才能真正带动他们实现长效脱贫。

2、京津冀协同:如何实现“1+1+1>3”

光明日报》 (2017年3月10日    5版)

  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间,在创新驱动、体制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在一系列成果的背后体现了怎样的发展思路?今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将有哪些具体举措?

  打破“一亩三分地”,协同发展成效大

  主持人:从顶层设计到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棋局越下越大。“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请问各位,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三年,成效有多大?

  王志刚代表:在京津冀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三地环境监察部门不断加强沟通联系,加大环境执法工作的指导、监督力度,保持环境执法检查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河北省会同京津环保部门开展了重污染天气联合会商和跨区域环境问题处置,试行统一的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积极推进落实《关于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会商的指导意见(试行)》实施。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新的增长极

  主持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过去一年,我们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加快形成。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启动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具体来说,如何打造新的增长极?

  王志刚代表:河北崇礼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赛区。目前,正在进行冬奥会比赛场地的规划。现在,这里成为京、津两地许多居民的旅游目的地。

  2022年北京冬奥会可以带动崇礼及其周边地区冰雪产业、夏季旅游产业发展,使沿北京辐射带向北延伸至张家口乃至内蒙古,将形成新的旅游城市带。

  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协同发展

  主持人:经济数据和民生数据背后是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新发展理念的体现。请问各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带来了怎样的大变化?

  王志刚代表:河北正强力化解过剩产能,完善环保、能耗、水耗等六个标准,倒逼过剩产能退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勇于探索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锐意改革,做好去产能的“减法”和互联互通、建设共同市场的“加法”。

   3、王志刚代表:建议教育投资实行全国一盘棋 依人数均等分配

  2017-03-07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7日讯(记者 宋雅静 专栏 李凡 专栏)教育资源不均衡,地域经济差距等因素造成的优质教育分配不够协调平均的情况,在我国依旧是一个万众瞩目、亟待解决的问题,人大代表王志刚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教育资源不应因地区经济差异而不平均,建议教育投资实行全国一盘棋,再依照学生数量均等分配,此外对偏远地区可再加大投入。”

  王志刚代表从事教育事业一辈子,作为河北省农业大学原校长,他言语之间透露的都是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希冀,他认为不能因发达地区财政好,学生就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而经济落后地区财政差,学生就理应接受劣质的教育资源。

  他建议教育的投资应该实行全国一盘棋,地方必须将应该分担的教育投入统统交到教育上,和中央财政应该支持教育的部分放在一起,再做统一分配,越偏远地区应该越多投入,教育法应定好规矩,假设各省以省GDP4%拿上来,国家财政4%拿出来,把这些混到一锅粥,按照统一标准、统一理念再拨下去。具体分配时,按照比例分下去,比列标准按照学生具体人数,让各地不同经济条件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应有的教育支持,修建校舍、建立师资团队、开展校园思想品德教育、丰富学生学习生活。教育资源在升学压力得到缓解的同时,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品德树立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王志刚代表特别指出,每一个人的发展有内因有外因,教育资源若能达到均衡,硬件上解决好优秀师资配置,再做好教学管理理念和人才培养的理念,这些外在因素综合发力,相信我们每个孩子都能成长的很好。

   4、教育拨款要全国一盘棋

  《河北青年报》(2017年3月7日 A04版)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17年,办好公平优质教育。而要实现公平优质教育,政府部门的教育投入就要均衡化。”昨日(3月6日),在河北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原校长王志刚一席话,引起了其他代表的关注。

  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有很长的路要走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专职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龙庄伟,曾经担任河北省主抓教育的副省长,长期以来对教育颇为关注。

  龙庄伟代表说,2016年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进行了修订,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对各级政府提了很多任务,在民办教育方面各级政府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办好公平优质教育”,任期已经两届、履职10年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原校长王志刚认为,“政府工作报告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其他方面说的都是‘推进’,对教育用的是‘办好’。”仅仅两字之差,但意义相差甚远。“实际上,公平优质教育离‘办好’的目标还有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教育投入要进行国家层面顶层设计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国家在教育方面集中投入,对优质大学的形成、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等都有积极推动作用。

  “现在,地方教育投入同当地经济挂钩,中西部与东部地区教育投入相差很多,难道落后地区的孩子就该接受低水平教育?”

  王志刚代表的话引起了与会其他代表的共鸣。“教育投入不从中央层面统一,地方投入难保公平。”有代表接话道。

  王志刚代表说,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政府投入要均衡化。他呼吁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教育拨款要实现全国一盘棋,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之后一系列升学、就业等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5、王志刚:教育扶贫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来源:长城网 作者:张瑞雨 姚杰 王潇 2017-03-12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长城网聚焦2017全国两会系列视频访谈栏目,我是主持人筱雨。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为了达成在2020年前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必须持续加大扶贫力度。我们今天邀请的嘉宾是全国人代表王志刚,请他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真知灼见。

  问题:您听完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您感触最深是哪些方面?

  王志刚:克强总理报告是一个非常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文风朴实的好报告。他在谈到2017年的重点工作时,谈了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要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在这里边谈到了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总书记谈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掉队。尤其谈到了要精准扶贫、教育扶贫,因为我们是农业大学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扶贫的问题上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工作,所以我们感触比较深。

  听到总理的报告以后我们感到沉甸甸的责任,在在教育扶贫方面肯定是农业院校要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问题:要做到精准扶贫,您认为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王志刚: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所有的问题要想干好任何一件事情首先解决的是人的问题,就是人的素质。没有人什么事都干不成,因为我们是搞教育的,为什么国家说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是因为没有教育没有高素质的人,任何事情都干不成。

  对于扶贫工作也是这样。首先要明确脱贫的主体是谁?是农民。扶贫的主体好像就是社会,所以这两个问题关系和功能要先摆好,主体是农民所以要先解决农民的问题,就是从事农业工作的人。从事农业产业的这些从业人员,现状是什么呢?由于多年来升学、就业、征兵入伍还有外出劳务输出可以说农村里边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力都已经离开了农村。

  所以导致现在从事农业生产的恰恰是一些五十岁以上的人为主,年轻人很少。这些人主要靠传统的农业技术来从事农业生产,他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应该说不是很强,那么对于这些人的脱贫怎么办?这就要大量的靠外围的扶植,要派技术人员、派专家、派企业家结合我们国家的政策金融企业这些齐发力一起上,带领他们脱贫奔小康。但是这种外在的这些因素呢往往是不会很持久,如何激发个人农民自身的素质呢,我认为要从培养新一代的职业化的农民。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在前年政府工作报告里边我是提了这样一个建议,所以前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你们注意八个字的一句话最短的,那是采纳了我的建议,就是要培育新兴?职业农民。这个职业农民和农民是有区别的,过去我们说的农民就生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职业农民就是说把农业作为一项职业来对待,和其他的产业工人甚至和公务员和从事商业的都是不同的职业。这种职业农民要需要增强他的科技素质,增强他自身的综合素质,比如说他自身的科技素质、产业发展、应对市场等等这些人新型的职业农民将来成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以后,那面貌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就说通过这些对农业的从业人员要分类,老的怎么办,老的接受能力差了你就领着他干,教他一些简单的生产技术。

  那么真正将来解决农民的问题要靠新型的职业农民这些农业的企业家,农业的高水平的从业劳动者,他自己能够又掌握科学技术,又能够对接市场,又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他这样的话农业产业自身就强壮了,这就是先解决人的问题。当然在这里面教育要发挥很好的作用,首先就是要先扶志,农业的从业人员或者是农民要有这种内在的脱贫激情和信心,不是说总是被动的光靠一些政策性的救助,一旦政策性的救助失去以后他又回到原状,他自身并没有这种内在的动力。

  问题:在您看来,这种推动农民脱贫的内在动力关键取决于什么因素呢?

  王志刚:那么这种内在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他自身的内在能力,一个人能力不强的时候你再有志,那你也是空立志。第二个就解决智慧的智,这种扶智要体现在各种培训跟要上,教他掌握从事农业生产当职业农民,农业的企业家所具备的科技素质、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这两方面解决了以后农业从业自身的发展能力就强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外在的政府、科技部门、企业家、金融市场再一起上。那个时候这种脱贫我认为那就是真正的脱贫,像总理报告谈到严格防止假脱贫和被脱贫。

  现在可能这种现象多一点被脱贫、假脱贫,实际上好多东西就是靠政府扶植输血发挥的作用,自身的造血功能并不强,所以总理谈到精准扶贫教育扶贫,防止假脱贫、被脱贫我觉得要从扶智和扶志,扶他的志气和智慧,解决内在的因素问题,然后外在因素再发力,这样的话那就是真正的脱贫,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农村贫困地区就不会像现在这种面貌会发生大大的改观。

  问题:您认为教育扶贫应该如何紧密融合到以后的精准扶贫工作当中去呢?

  王志刚:这个事情要有一个统筹的规划,有一个顶层的设计。不同的部门、不同的行业如何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来综合发力,当然这种顶层设计还是要政府来做,教育部门应该是积极参与进去,政府也应该是把教育部门给他吸纳为整个扶贫里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分配任务就像我刚才说的从技术培训开始。但是这种培训不能像过去似的都是单项的技术,要培育一些具有比较强的操作能力的劳动者,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不仅仅是农业技术,还有经营管理技术等方面。

  我们教育培训要跟上,培训最好是从大学生,从中专生来抓起,把已经离开农村的这些外出务工人员或者说有志于在农村去建功立业的年轻人加强这方面的培训,把这些人培训以后给他用政策的驱动力然后回到到贫困地区从事这些农业的生产,一定要解决人的问题。不然的话现在是五十岁以上的人在种地,再过十年六十岁他还怎么种地啊?他的体力。那么六十年以后谁来种地?这个问题必须提前布局,不然十年以后农业没有人从事了,我们这么大的国家不能断粮,贫困地区这些同志们六十岁以后失去劳动能力了,那么怎么办呢?偏远地区不可或缺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怎么办?要培养这些最好是原籍的年轻人给他们培养起来。

  问题:在有的人看来教育扶贫的成效并不是马上立竿见影,但却是最长效的扶贫方式,您怎么看呢?

  王志刚:教育脱贫首先是扶智慧,他自身有了本领就立起来了,不然的话他没有本事你空立志也不行。我觉得在这些方面我们教育脱贫就是应该来承担这个责任。当然,除了农业高校以外,所有的教育都要一起上。因为现在贫困人口有几千万,前几年说有八千万,现在减到四千万,四千万也是非常大的群体。综合教育、年轻的孩子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等等这些也要从顶层设计开始。当然总理在报告里又谈到了办好优质公平教育,就是说我们国家已经注意到了教育的问题要体现一种公平和优质,要把这些贫困地区农村的各类各级教育都要实现优质化,这样的话这些地方年轻一代的人将来培养的都是高素质劳动者,这样的话就能实现长久的脱贫,所以我说真正解决脱贫的问题从短时间看靠政策、靠科技,长时间看靠教育,没有第二条路,一定要解决人的问题。

  6、王志刚:科教输出打造长效扶贫机制

2017-03-09 来源:河北网

  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推动教育扶贫。

  住冀全国人大代表王志刚认为,扶贫要扶“志”和“智”,解决志气的问题要通过智慧,通过加大科技和教育扶贫的力度,真正让扶贫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未来,农业将站在新的台阶向世人展示,中国农村的面貌将有大幅度的变化。

  从“输血型”变“造血型”

  加强科技和教育扶贫力度 建立扶贫长效机制

  王志刚认为扶贫问题是解决产业发展的问题,产业发展首先要由人来做,所以要从教育入手来解决人的问题。他说:“让人掌握科学技术,掌握现代农业的生产技术,最终的落脚点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丰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这是实现脱贫的顺序。”

  据了解,除了“太行新愚公”李保国教授,在河北农业大学,还有许多像李保国教授一样扎根大山的科研人才。几十年来,他们践行着“太行山道路”,这个过程中涌现出许多成功的案例。“从成功案例的规律上来看,都是先解决了人的问题,然后再解决科技的问题,最后解决产业的问题。”王志刚说。

  在采访的过程中,王志刚向记者抛出了“治穷先治愚”的观点。解决贫穷落后的问题,要先解决大家科技素质的问题,这是治愚。如何治愚呢?先要育人。育人要先培育科技的带头人,育人的层次决定了扶贫的成果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层次。

  另外,扶贫还要扶“志”和“智”,解决志气的问题要通过智慧,培养扶助对象的智力水平。掌握了真才实学和科学本领,才能树立一个人的内在动力,树立自身的志气。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近几年,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于扶贫的力度、广度、参与度、重视程度是空前的。王志刚认为,在扶贫大环境向好的情况下,应该建立扶贫的长效机制,让扶贫真正从“输血型”变为“造血型”。

  “扶贫,‘扶’的是外在因素,被扶的主体是农民或农村,需要让被扶的主体真正从内心被‘扶起来’,不仅仅是资金和政策扶持这些外在的因素,而是解决被扶主体的内在的因素,要提高被扶主体的科技素质和脱贫的内在动力。”王志刚说,“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以后,政策和资金扶持一起发力,脱贫才能长久化。就像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要科技扶贫、教育扶贫,要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改善农村教育是根本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关键

  据统计,现阶段农业生产,从业人员主要以50岁左右的中年人为主,尤其是以妇女为主。对于这部分人群突击补充科技素养,已经错过了吸收知识的黄金时期。

  王志刚认为,为保障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要培育新一代的职业农民,要从年轻人抓起,从孩子抓起,从农村教育抓起,从县城的农业职业教育抓起。另外,还需要通过政策吸引一部分外来人员,让他们扎根农村,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这样做可以解决十年以后的农业劳动力问题。十年以后谁来种地?必须要从现在开始着手解决问题。”王志刚说。

  在采访的过程中,王志刚向记者介绍了目前河北农业大学针对农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在阜平县的农职中学,河北农业大学已经开始招收“3+4”模式的学生,这些学生从高中开始在阜平县的农业职教中心学习三年,然后对口在河北农业大学再就读四年本科。

  七年以后,当这批学生对于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水平后再回到县里时,将成为现代科技农业的带头人。另外,王志刚认为,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还需要培育一批熟悉农业的企业家,这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农业产业化进程。

  “我相信,在解决了人的问题后,我们再谈扶贫,应该就是高层次的扶贫。”王志刚如是说。

精准扶贫让劳动力回流

让人们愿意回到农村

  春节过后,随着进城务工人员回到城市,中国的农村将再次成为留守人员的“空城”,年轻人不再愿意种地,纷纷来到大城市务工。城市的压力越来越大,农村的发展也因人口的迁出而存在发展的桎梏。如何让年轻人愿意留在农村,如何让流失的劳动力部分回流,如何让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加,王志刚有着自己的看法。

  “我们谈新型职业型农民,如何把现在常年在外务工的劳动力吸引回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这对于精准扶贫、农业产业化发展来讲,可能是一种比较短平快的方法和渠道。”王志刚说,“实现它,首先需要靠政策的吸引,其次,科技培训要跟上,让这些劳动力有信心,感到能够胜任这份工作。这将是快速解决农业产业人才紧缺的有效途径。”

精准扶贫和农业产业发展向好

农业将站在新的台阶向世人展示

  “对于未来,我看到的是一幅现代农业的画卷。”王志刚说。

  随着现有农业从业人员年龄的增大,他们正在逐步地退出农业生产,再加上新一代职业农民的加入,农业将进入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阶段。

  王志刚认为,现阶段农业从业人员过多,造成农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当从业人员数量降低以后,随着单位生产规模的扩大,机械化、现代化、信息化的手段齐发力,彼时,农业将作为职业吸引很多的有志青年来从事这项工作。”

  “到那时,农业将站在新的台阶上向世人展示。”王志刚如是说。

  7、许皞委员建议:加强“小散乱”大气污染源治理

   《河北日报》(2017-03-12 3版)

  (记者刘常俭、高原雪)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许皞表示,现阶段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心应当由管控较大污染源向“小散乱”污染源全面管控适度转移。“小散乱”污染源对大气污染的贡献总量不可忽视,它具有单个体量小、类型众多、空间上分散、时间上无序、排污主体难把握等特点,与管控较大污染源相比难度更大。

  他建议,在继续下大力气管控较大污染源的同时,在大气污染重发地区先行一步,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作试点,开展“小散乱”污染源精准管控工作,编制“小散乱”污染源分类清单,厘清各类污染源的行为特点,分门别类研究应对措施,为其他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先导。

  8、许皞: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2017-03-10 来源:人民政协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0日电 (人民政协报记者孙金诚)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三农”问题再次成为重要议题,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许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如果把农民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也就化解了。”多年来一直关注“中国未来谁种地”问题的许皞表示,解决“三农”问题要从农业以外来寻找侧重力,才能解决了“三农”问题。“一说农民,我们把种地的事跟他栓在一起了,实际上这是个身份的概念。只要改变了这个身份,农民就解放了。由于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快速进步,为农民改变身份带来了机会,那就是农民的职业化。随着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农业规模经营、专业经营逐渐发育,农民职业化、高知识化、高技术化、高组织化是历史必然。”

  许皞表示,职业农民指专门以农业生产劳动为主要内容,从事生产、管理、运营的一种职业,他和工人、知识分子、军人属于职业的一类,而不是身份。“职业农民未来走到哪儿都可以种地,他具有种地的技能,他不一定都来自于农村,只要受过农业生产知识教育和培训,也可以成为职业农民。”

  许皞说,农民职业化要解决“三农”问题转变成“一农”问题。“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观念、新知识的拥有者看到农业中的创富潜力,像选择做工、经商一样以农为业做职业。农民职业化以后,‘三农’问题中的农民、农村这两个不存在了,就剩下农业现代化问题。”

  许皞认为,设想用几十年时间完成“三农”转变成“一农”,首先从教育体系上开始培育,然后逐渐准备政策,包括土地政策、人员流动政策、身份认可、资源分配等。

  9、全国政协委员许皞支招京津冀跨区域养老

  2017-03-09 来源:人民政协网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 孙金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养老业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内容。目前,北京市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300万,据测算,到2050年将达到650万。如何破解都市养老困局,让京津冀跨区域养老走得更远,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许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北京周边建设“专业养老小镇”,是多快好省的可选之路。

  “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北京老年人还将以每年4.7%的速度增长,仅按户籍人口推算到2050年北京市老年人口将超过650万人。”许皞表示,不仅如此,经济条件好的非北京户籍人员进京养老以及随子女进京养老正成为时尚,未来北京老年人口要远远超过650万人。“如果再加上雇用保姆和养老服务人员,预计会有1000万左右人口占据北京城,将给北京生活、生产以及城市社会管理带来很大压力。”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北京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约313.3万,占总人口的23.4%,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二位。官方预计,到2020年北京常驻老年人口将超过400万。

  “在北京周边建设‘专业养老小镇’,有望破解都市养老困局。”许皞表示,这是一条多快好省的可选之路。

  许皞建议,在北京周边选择交通便利、自然环境较好,适宜老龄人修养的场所,建设规模较大的专门服务于养老的小镇,让北京老年人到养老小镇养老。“这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轻城市人口压力,为年轻人借助城市优越资源创业让出有效空间。同时,有望带动养老小镇周边的服务业和产业集中投放,发挥养老规模效应。”

  对于养老小镇的选址,许皞认为,在平原区可以结合农村居民点土地综合整治,将空心村的一些居民点适当合并,建设较大规模养老小镇,提高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在山区则可以交通干道为依托,利用山区闲散未利用地,就势建设较大养老片区,激活山区未利用地的潜力。

10、许皞:放眼未来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2017-03-08 来源: 长城网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长城网聚焦2017全国两会专题访谈节目,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参政议政。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住冀全国政协委员、保定市政协副主席、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许皞。

  问题:首先很高兴许院长能够接受我们的访谈在刚开始您先给我们介绍一下,在本次两会期间您带来了哪些提案呢?

  许皞:我这些年一直在关注“中国未来谁种地”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的三农问题。三农的问题实际上困扰了我们这个国家几千年,三农问题里面的三农谁最重要?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如果把农民的问题解决了,三农问题也就化解了。为什么几千年来农民的问题解决不了?因为这个社会的发展,尤其工业化、城市化,这些要达到一定程度,国家的实力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农民问题。也就是解决三农问题要从农业以外来寻找侧重力,才能解决了三农问题。

现在我们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应该说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历史发生转变的时期,也就是我们的农民可以变变样了,由传统的农民叫法逐渐转变成职业农民。

  问题:请您谈谈对“职业农民”这个概念的理解?

  许皞:先说我们平常意义上的农民是个身份的概念。农民应该有一块地,还有一块宅子,他就在这块地、在这块宅子里面从事着生产劳动。一说农民就是朴实无华,从事着比较艰苦的劳动,过着相对艰苦一点的生活,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农民,一说农民我们把这些事都跟他栓在一起了,实际上这是个身份的概念。

  身份意义上的农民这几千年延续下来,如何让农民的身份发生改变,只要改变了这个身份,农民就解放了。所以现在看来,由于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快速的进步,为我们农民改变身份带来了机会,也只有我们这个时代才可能完成几千年想完成没完成的任务,那就是农民的职业化。

  什么叫职业农民呢?未来的职业农民就是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管理、运营,以农业为主要劳动内容的一种职业,他和工业、知识分子、军人都是一样的,属于职业的一类,而不是身份。职业农民未来他种的地不一定是他们家的,他到哪儿都可以种地,因为他有种地的技能,有从事农业各方面劳动的能力。

  而且那么职业农民不一定完全都来自于农村,也不是农民的继承人,不一定是农民的儿子,也许是城里的,受过各种教育和训练的,搞过各种经营的一些城里人回去,也许是刚受完高等教育的硕士、博士和本科,甚至有可能还有一些外国人也可以到我们中国来当职业农民,这都是可以的,就是职业农民不是农民的直系继承者,而是对这个行业的继承人。

  问题:“农民”这个职业会得到认可吗?

  许皞: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会喜欢上农业。可以这么说,农业是个长寿行业。过去为什么一说从事农业劳动人们都要回避,都躲呢?因为太辛苦,现在机器代替人的劳动越来越多,而且是农业的高科技,各种方面发展很快,农业不再是受苦的行业了。另外,随着土地流转、农业生产规模性经营越来越多,以及人们对回归农村、回归自然的向往,会有更多更多的人喜欢上农业、喜欢上农村、喜欢上城市以外的这片土地。

  问题:多年来您一直关心“中国未来谁种地”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忧?

  许皞:因为这是一个大的观念,需要慢慢转变,不仅仅是高层面上的人要去想这些事,而且要逐渐的让我们所谓的社会成员认识它和了解它,这需要一个过程。为什么十年呢?我从2004年提出来中国未来谁会种地的问题,当时很多人一下反应不过来,在那个时候,农民劳动力富余的不得了。我提出来以后,慢慢一些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相关的社会精英们就开始出了这么一个题,人们就开始了探索。五、六年以后,也就是2010年中国一号文件正式用了这个“中国未来谁种地”的问题。

职业农民它也是一个慢慢的过程,一个是社会要有一个转变观念认识它的过程,同时我们还要按照我们的发展阶段,要跟我们的发展阶段同步,不能在时间上错了位,步调得一致。

  职业农民现在要做的,首先让更多的人去认识到职业农民是我们未来中国农业生产的劳动主题,劳动者都得从这出。第二个,农民的职业化是要解决一个我们战略性的问题,就是由中国的三农问题转变成一农问题。当我们的农民都职业化以后,身份意义上的农民慢慢就退出了,也就没有农民问题了,没有农民问题还有农村问题吗?三农,农业、农民、农村这两个不存在了,就还剩了一个农业现代化的问题,所以这是一个颠覆性的设计,也就是一下把困扰我们几千年的三农问题彻底解决。

  如果现在就开始安排,先在相应的农业院校开始培养高端的职业农民作为领头羊,需要高等人员,尤其农业管理,农业链条是很长的,各个环节上的领头羊,需要教育部门设这样的专业,得允许他招生,所以从学历教育上要尽快的有这么一个栏目出来。然后中等的农业技术学校再培养直接的农技人员,不一定是农民的孩子。还有一部分农民,我们还得用到一线农民,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技术和知识的培训。所以整个的教育体系先得建起来,而这个如果我们要想用这几十年来完成我们中华民族盼望几千年想解决的问题,也就是三民转变成一农,就得从教育体系上先开始,然后逐渐的准备政策,包括土地政策,人员的流动政策、身份的认可、资源的分配、各种待遇,这一系列可以一点一点往前走,但是教育必须得先开局。

  问题:党和政府一直把三农问题当做重中之重,按您的研究,农民真正成为一项职业还需要多久?

  许皞:如果我们现在按着这个把教育什么都弄好,三到五十年就实现了一农化,叫三农变成一农。为什么这么说呢?也就是第一代农民工老去的时候,身份意义上的农民就基本没有了,已经由我们职业农民替代了,所以大致算他们现在就五十岁左右,三十年,然后还有一部分四十几岁的,五十年,也就半个世纪解决了。为什么现在能够想象的出来,因为我们中国改革开放这三十几年,给我们创造了这样的条件,要没有改革开放,这前边五千年,后边还得五千年,三农问题仍然存在。也就是工业化、城市化各方面的进步带动了农业的发展。

编辑:宣传部

高等代数暑期短课程
主 讲 人 : 方新贵     教授 活动时河北师范大学
解析几何暑期短课程
主 讲 人 : 赵学志     教授 活动时河北师范大学
云中乐府:雅乐观念的成熟与元典认知
主 讲 人 : 项阳    研究员 活动时间河北师范大学
堆球理论及其在密码中的应用
主 讲 人 : 宗传明    教授 活动时间河北师范大学
有限域
主 讲 人 : 冯荣权    教授 活动时间河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