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星】王俊杰:融身汉语国际教育战线上的“退役老兵”

07.03.2019  17:51

王俊杰,是一个有着十五年军龄的老兵,也是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他待人随和,处事低调。大学毕业后,他携笔从戎,先后在两所军校当教官, 2012年转业到我校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现在王俊杰主要从事对外汉语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十五年的军旅生涯,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不是表现为外在的形象,而是表现为内在的精神,军旅生涯已经沉淀为他人生的底色。为此,他戏称自己是汉语国际教育战线上的“退役老兵”,但他退役不褪色,始终保持军人本色,严格要求自己。他始终把讲好中国故事落实在每一堂课中,把中华优秀文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播给每位留学生。王俊杰在留学生课《中国文化》的考核方式上进行了改革,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关中国文化的题目,搜集材料,做课件,最后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极大地调动了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学习《中国文化》这门课,留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产生了更浓的兴趣,有了更深的理解。

对王俊杰这位转业军人来说,汉语国际教育使他面临全新的挑战。他刻苦钻研业务,积极开展相关研究。近年来,他主持或参与的课题共6项,其中主持完成省级课题1项,主持厅级课题1项,主持校级课题3项,参与完成省级软科学课题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北大核心4篇。作为独立作者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部。

他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敬畏教师这个职业,努力上好每节课。他给中国本科生讲《中国古代文学》,每次下课时,同学们都会自发地为他的倾情投入与精彩讲授而鼓掌。2016-2017学年、2017-2018学年,他两次被评为河北师大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优秀教师;2018年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学比赛中,王俊杰获得一等奖;在2018年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学比赛中,他获得二等奖。

王俊杰悉心指导留学生参加各种汉语比赛。2013年、2016年他指导3名留学生分别在河北省第八届、第十届“冀之光”外籍师生汉语技能暨中华才艺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

当过兵的人都熟悉这样一句话: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王俊杰始终践行这样的承诺,刚转业到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时,学院人员紧张,领导安排他先后兼任过辅导员、学院团总支书记、教学秘书。他勇挑重担,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充分体现了革命军人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的政治本色。作为文学教研室党支部宣传委员,他积极协助支部书记开展党员活动,该支部党建活动搞得有声有色,2017年他被评为处级优秀党员。

2019年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不忘初心执梦远航”迎新春茶话会上,王俊杰很动情地唱了首《咱当兵的人》,虽然嗓音并不美妙,却唱出了退役军人的精气神。

这就是王俊杰,一位退役老兵,一位辛勤的园丁,在汉语国际教育战线上,爱岗敬业,一如既往地埋头苦干。


(供稿: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编辑:网络新闻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