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初:体育产业:要“松绑”还要“扶一把”

04.09.2014  12:32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9月3日中国政府网)

    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迎来“松绑”,是体育产业和大众健身的一大利好消息。

    首先,“松绑”要兑现。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将无法阻挡。但是,体育赛事往往会形成人群的聚集,背后的安全问题将是一个不小的课题。会不会出现商业和群众性体育赛事频繁,让安全管理部门疲于应付呢?抑或是担心安全事故而变相地阻挠一些赛事的举办?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要兑现,也必须要辅之以规范的赛事安保措施,避免一取消审批就乱成“一窝粥”。

    其次,要为体育留下空间地皮。媒体报道,9月1日浙江省天台县赤城街道第二小学的房顶200米环形跑道正式启用,该跑道能满足36个班级1600到1800名学生的正常教学活动。(9月2日中国新闻网)如此设计,别出心裁。有网友吐糟,“楼顶建跑道,地皮哪去了呢?”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可不能指望把场地都放到屋顶上去吧。还有消息称,9月1日位于深圳莲花山脚下的展鹏足球场结束了长达12年的运营,根据深圳市国土规划委的修编草案显示,这片每周可接纳约300支业余球队的绿茵场或将被两栋高档写字楼取而代之。(9月3日新浪体育)。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要为体育留下空间,非得有强制性的规范不可,不然见缝插针式的盖楼,将会让群众性体育缺少廉价的活动空间。

    再者,群众性体育活动要放,还要扶持。商业性和群众性赛事,能否一放就“”,一放就“”,尚不明朗。当下,各地建成的一些大型体育场馆,租赁和维护费用本身就惊人,既便是有商业性和群众性赛事想举办,但基于成本高也很难维持。激活体育赛事,本身的“松绑”还不够,还需“扶上马,再送一程”。要激活体育赛事,特别需要政府在运动场地的提供与保障上给予补贴或扶持。

    最后要说的是,体育产业可不能像景区只盯着门票收入,要有长远眼光,通过体育赛事拉动其他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