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院人才引进系列讲座

07.12.2017  02:30
主  讲  人  : 应聘人员        博士

活动时间: 12月07日14时00分       

地            点  : 理科群2号楼A302

讲座内容:

1.题目:基于连续谱束缚态的二维材料非线性效应的提升

时间:12月7日14:00

报告人:王铁成,北京理工大学博士。

报告内容: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电子系统中提出的连续谱束缚态在光栅和光子晶体层等光学系统中也可以实现,另一方面,石墨烯和单层过渡金属氧族化合物等二维材料的非线性效应也受到人们大量的关注。我们研究了周期性光学材料光栅和光子晶体层中连续谱束缚态对于二维材料中的二倍频产生,三倍频产生和四波混频等非线性效应的影响。为了完成理论计算建立了利用二维材料表面电导计算非线性效应的方法,并进一步将散射矩阵法推广到考虑非线性效应的情况。理论计算和分析表明,虽然在准确的连续谱束缚态处非线性效应没有增强,但在连续谱束缚态附近的关键点处,光学系统表面电场强度达到最大,电磁场和二维材料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也随之达到最强,因而二维材料的非线性效应也得到大大增强。

2.题目:硅微纳米结构光电性能探究

时间:12月7日14:30

报告人:孙瑞男,北京师范大学博士。

报告内容:近年来,如何设计和制备出高效率、低成本的硅基太阳能电池来解决能源问题成为了很多课题组的研究重点。硅微纳米结构太阳能电池具有良好的光捕获能力和高效的光生载流子收集能力,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热点之一。我们通过模拟仿真的方法计算了多种硅微纳米结构太阳能电池的光学、电学性能,设计出了具有广域光谱范围增强光吸收和短载流子收集距离的硅微纳米结构(等离子体增强超薄硅纳米碗太阳能电池)、(金属纳米球壳修饰的超薄硅太阳能电池)。同时,利用金属催化腐蚀硅的方法,从实验上制备了硅纳米线结构,结合光刻模板制备出硅纳米洞结构。结合碱腐蚀制备出硅金字塔纳米线结构、硅金字塔纳米洞结构。实测了他们的光吸收性能,为硅微纳米结构太阳能电池的设计制备提供实验指导。

3.题目:新型二维纳米材料拉曼声子与电子计量谱的键弛豫动力学的物理与化学系统之相关及临界特质的电算研究

时间:12月7日15:00

报告人:刘永辉,湘潭大学博士。

内容简介:拉曼光谱和电子能谱已经成为研究材料性质不可或缺的工具,特别是当尺寸,温度,压强和应变等等外界条件刺激下,拉曼光谱和电子能谱频移问题仍然保持着未知与挑战,这焕发起国内外许多著名物理学家浓厚的研究兴趣。在此,我们寻求了一种新的理论研究方法(键弛豫理论)对这些能谱频移问题做出了详细的阐述。通过建立这些能谱的化学键关系,我们发现原子化学键键长和键能变化是能谱频移的主要因素。并且,键弛豫理论在探索低维纳米材料能够充分体现自己优势。例如:在零维纳米材料中,我们探索了纳米团簇,纳米气泡等纳米材料的电子能谱变化规律;在一维材料领域里,我们揭示了纳米带,纳米管,纳米线等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在二维材料世界中,我们揭开了石墨烯,二硫化钼,黑磷烯等二维材料拉曼和电子能谱变化规律的面纱。此外,键弛豫理论还能够清晰地解释材料表面与界面微观性质等。因此,键弛豫理论研究方法将会为拉曼光谱和电子能谱应用掀起一页新的篇章。

4.题目:N+ 离子辐射跃迁性质的理论研究

时间:12月7日15:30

报告人:申晓志,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博士。

报告内容:氮一次电离离子(N+)广泛存于地球、土卫六大气层,猎户星云等天体等离子体中。N+ 辐射跃迁数据可有效诊断这些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温度等参数,并推断天体演化等信息。N+ 有 6 个电子。充分考虑其最内层 1s2(原子芯)的电子关联效应极具挑战。以往大多理论计算将其忽略,给一些 N+ 跃迁率计算带来很大误差,直接影响等离子体参数的精确诊断。但是,世界目前普遍采用的 N+ 原子分子数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N+ 数据——却未考虑芯1s2关联。为提升数据精度,研究团队近几年采用多组态 Dirac-Hartree-Fock 方法,充分考虑原子芯的芯-芯、芯-价电子关联效应,研究了 N+ 离子的 2s22p4f 辐射,双电子-单光子辐射,亚稳态 2s2p3 5So2辐射,自旋禁戒辐射的跃迁性质。其获取的高精度 N+ 数据,对从事高分辨率光谱分析与高精度等离子体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5.题目:软磁薄膜中磁各向异性的调控及磁化动力学过程的研究

时间:12月7日16:00

报告人:周偲,兰州大学博士。

报告内容:磁性材料在磁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而随着信息传输及处理速度的提高,比如4G手机的通信频率已经达到了3GHz以上,因此找到在高频段对磁信号响应灵敏的材料对未来的磁电子器件十分重要。在实际的应用器件中,微波需要各项同性的样品来满足信号的稳定性;另外,由于磁场和电流对于微波器件的控制增加了能耗,利用纯电场控制微波器件成为一种趋势。所以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研究了软磁薄膜材料中条纹畴结构的转动各向异性和铁电/软磁薄膜的高频特性以及输运特性的研究。这对软磁材料在磁性随机存储器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主讲人介绍:

发布时间:2017-12-06 13: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