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废旧电线变身塑料和铜线制品

03.03.2015  23:15

  近日,天津静海县子牙镇一座明亮的厂房内,王志全和他的工友们在废旧电线堆成的“小山”之间忙碌着,他们按照颜色、型号等对这些废旧电线进行着分拣。在隔壁车间,这些废旧电线将进入专业化的机器,分离成塑料碎末和铜粉,最终成为铜线和塑料制品。

  通过变废为宝,王志全工作的这个园区每年向市场提供再生铜45万吨、铝25万吨、铁30万吨、橡塑材料30万吨,不用开矿,却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矿山”。

  据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汤桂兰介绍,园区业务已经从小作坊原始的拆解废旧电线扩展到各个领域,年拆解处理加工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150万吨。

  “据估算,同利用原生资源(铜矿石和石油加工)相比,园区每年节能524万吨标煤,少排放二氧化碳166万吨、二氧化硫10万吨,节能石油180万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汤桂兰说。

  “家家烧电线,户户冒黑烟”是子牙镇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真实情景,因为焚烧电线皮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当地癌症病发率一度很高。此外,由于当地焚烧的绝大部分是“洋电线”,还涉及到固体废弃物走私进口等种种问题。

  进入新世纪,天津在子牙镇成立了循环经济产业区,要求循环加工企业进驻园区并对大大小小的作坊进行了集中整合。201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我国循环经济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