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古韵·国风”集体婚礼圆满礼成

29.09.2014  12:23

本报讯 (记者 程丽娜) 微风轻抚,烟雨蒙蒙,昨日,滹沱河叶子广场上空彩球摇曳,21对新人身着古典服饰按照中式习俗,红红火火拜天地,喜结良缘,燕赵晚报·卓达集团第12届城市集体绿色婚典圆满礼成。

28日9时许,21位美丽新娘笑靥如花,手挽新郎乘水上画舫缓缓泛舟至叶子广场。在亲友的欢呼和祝福下,新人手挽手走上典礼台。跨火盆、迈马鞍、拜天地、吃喜饺……整个婚礼过程充满古典气息,如诗如画。其中“手帕传情”、“宣誓加印”、“喜帕遮面”,这三个婚典最为精彩的环节让婚礼进入高潮,极强的仪式感层层递进,让新人充分体会了一场地老天荒刻骨铭心的千年爱恋。

省会文明办主任闫国文为新人们送上了诚挚的祝福,并表示,今年是燕赵晚报连续12年举办城市集体绿色婚典。12年来,隆重、喜庆、时尚、文明的绿色婚典成就了上千对新人的幸福姻缘。作为省会石家庄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燕赵晚报绿色婚典入选全国十大公益婚典、最有影响力集体婚礼行列,充分展示了主流媒体正能量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这场中式集体婚典,既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弘扬,又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征,是一次形式新颖、意义深远的活动。

石家庄日报社党委副书记、燕赵晚报总编辑刘云道为新人主婚,他表示,水是生命之源,绿色意味着生机与活力。21对新人携手相聚我们城市的母亲河——滹沱河畔,在青山绿水的见证下,通过城市集体绿色婚典的形式,向全城宣告自己的幸福,这是人与自然的欢歌,是心灵对家园的回归,不仅体现了新人们追求文明和时尚的崇高精神,同时也展现了现代青年应有的素质和风貌。

在婚典现场,来自湖北《十堰晚报》的视频短片让新人们振奋不已。LED大屏上,十堰晚报的领导为婚典新人送上祝福,并派出记者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丹江口水库取水,作为礼物送给婚典新人。市总工会副主席李明晨、团市委副书记王宏代表新人接受了这份厚礼,并将这份礼物与来自岗南水库的水“南北”融合,新人及在场所有嘉宾都为之动容。

据了解,这场极富创意的中式集体婚典是由燕赵晚报主办,省会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联合主办第一次将“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作为环保主题引入绿色婚典。燕赵晚报城市集体绿色婚典经过12年的历练,已成长为石家庄独特的婚俗和婚庆品牌。特别是在“反四风”,提倡节俭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时代文明倡导者的主流媒体,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希望通过集体婚礼的形式,号召全市广大适龄青年带头树立“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婚礼新风。

结婚典礼结束后,21对新人面向母亲河郑重宣誓: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像保护爱情一样保护母亲河,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牢固树立节水意识,共同保护生命之源。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