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清水润燕赵】(四)打造世界之最的渡槽工程

19.10.2014  00:12

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世界上目前最大的“U”型渡槽工程、综合规模最大的渡槽工程都出现在河南段。特别报道《一江清水润燕赵》,今天请听第四篇《打造世界之最的渡槽工程》。

来到平顶山市的沙河渡槽工程现场,站在一处山坡上远眺,竟无法完全看到渡槽全貌,只见一条灰色宽阔的输水“立交桥”架在地势低洼的沙河上,宛若一条长龙向前蜿蜒而去。而这个全长11.9公里的“立交桥”就是沙河渡槽。南水北调中线局平顶山项目部副部长于澎涛介绍,沙河渡槽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控制性工程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综合规模最大的渡槽工程。

于澎涛:从长度来说9.05公里,跨度是30米一跨,另外它的流量加上它的重量还有总水量,满了以后是190万方,综合指标来说世界第一。

综合规模最大,也意味着施工有很大难度。平顶山界内有沙河、大郎河、将相河三条河流,恰好与南水北调中线段干渠相交,为了保证南水北调全线自流,沙河渡槽采用了多种结构形式,并填补了国内大型预制渡槽施工装备的空白。

于澎涛:别的渡槽就一种形式,但是它是三种形式。这个跟地形有关系,咱们跨越主河道——沙河和大郎河采用的是梁式渡槽,两条河之间的低洼地采用的是箱基渡槽,在鲁山坡地形采用的是落地槽。它的主要难度一个是设计难度,一个是施工难度,槽身采用的是预制的结构形式,一次性浇筑成型的,安装制作的话吊装技术很复杂,单片槽重1200吨,我们采用了特制的设备把它吊装起来,安装到位的。

同样是渡槽工程,位于邓州市的湍河渡槽更另人惊叹。它是世界上最大的U型渡槽,无论是渡槽内径、单跨跨度、最大流量均属世界首例,可谓“千里干渠第一跨”。湍河渡槽项目经理陈谋建告诉记者,矩形渡槽的施工工艺在国内已经很成熟,而U型渡槽却没有类似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边摸索边施工。

陈谋建:U型槽从设计的角度来说过流能力是最好的。湍河渡槽跨度是40米,是目前在建的U型薄壁渡槽里面最大的,采用原位现浇施工也是第一次。对我们来说,现浇的国家现行的规范里面最大的一个渡槽要求才24米,我们这个超过了它很多很多。包括我们采用的造桥机施工技术,在南水北调都是第一次使用。

历时三年时间,湍河渡槽建设成功,项目经理陈谋建难掩喜悦之情。在他看来,湍河渡槽工程在节约建设成本、缩短工期、提高技术含量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好的示范和借鉴意义,可以成为日后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标杆。目前,湍河渡槽正在进行充水试验。现在是万事俱备,只待通水。

陈谋建:我们从去年到今年已经进行了两次充水试验,从充水试验的结果显示,渡槽各个工况的运行全部是安全、可靠的。(河北电台记者屈冠华、齐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