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瘫痪养父 32年任劳任怨

28.05.2015  11:33

 

 

照顾瘫痪养父 32年任劳任怨

53岁的路国安说,天下最亲的是爹娘,尽孝道是人的天责和本分

  ■照顾93岁的老父亲,就像照顾小孩子。

□文/图 本报记者 林建树

32年的时光,在岁月的长河里只是一瞬间,但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却是近三分之一的人生。1983年以来,省会市民路国安坚持照顾瘫痪在床的养父,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孝道。

照顾九旬养父就像照顾小孩子

昨日17时30分,记者在新石小区找到路国安的家。房子不大,但干净整洁。东侧房间里,93岁的父亲坐在椅子上看着屋外。洗衣机正在甩干刚洗的衣物,屋外的晾衣杆上,搭着几件老人的衣物。

你先坐,等我把手上的活干完。”路国安说,他每天都要清洗父亲的衣物,“每天换一次,干干净净的,老爷子也舒服。”晾晒完衣服,路国安又来到父亲的小屋,帮父亲扶正身体。

我马上去拿粥啊,今天换换样,吃八宝粥!”路国安温柔的语气像是在和年幼的孩子说话。

路国安将粥端过来,给父亲换上干净的围巾,“拿好勺子,慢慢吃啊!”路国安说,父亲每天除了吃饭几乎没有其它活动,他就让父亲慢慢练着自己拿勺子吃稀饭,“就当给他增添点儿活动,让吃饭也变得有点儿意思。”看着父亲津津有味地吃着饭,路国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说父亲现在就是个小孩子,需要哄着。

帮父亲擦了擦洒落在围巾上的米粒,路国安对父亲说:“你先吃,有事了就用勺子敲敲桌子,我就过来。

多少年来他都没敢脱衣服睡觉

路国安今年52岁,是石家庄市桥西公安分局巡防大队的一名巡防队员。1983年,他从部队退伍回到地方不久,61岁的父亲便因脑血栓丧失了自理能力,也是在那个时候,他得知自己是个养子。“那年我20岁,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养父母把我养大不容易,在父亲病床前尽孝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路国安说。

据路国安回忆,父亲出院后需要针灸辅助治疗,用三轮车带老人到医院针灸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疾病使得父亲肢体僵硬,他背着老人需要用上双手才行,上下楼则需要扶住楼梯才更稳妥,路国安只能将父亲扛到肩上,扛上车扛上楼,“医生护士虽叫不上我的名字,却都已熟悉每天扛着爸爸来扎针的年轻人。

32年来,父亲的病情时好时坏,叫120急救车的次数已经多得记不起来。2014年春节,医院更是对父亲下了病危通知书,“把老爷子接回家后,我就试着给他扎针,喂牛奶喝,慢慢地他的身体状况竟越来越好了,一个月后就撤掉了氧气瓶,意识也逐渐清醒了。后来,主治医生知道了都说是个奇迹。”路国安说。

2008年,路国安年迈的母亲也因病半身不遂,他的“工作量”又加大了很多,多少年来他都没敢脱衣服睡觉,每当下班回家推开家门,映入眼帘的是左右两张床上躺着的父母,心情难以言表。“哄完这个哄那个,不敢有半点的松懈,我是他们唯一的儿子,必须撑起整个家。”路国安说,母亲已辞世两年,但老人是安详地走完了她91岁的人生之路。

孝心可以给老人心灵的安慰

路国安的妻子于建坤说,路国安在陪护老人的这些年里,每天的进食、饮水、吃药、清理大小便成了必修课,他还学会了按摩、打针、输液,就连给老人缝衣做被也学会了,用邻居的话说,“路国安是个全能的特级护理师”。

于建坤也曾向路国安建议,将老人送往养老院,却遭到了路国安的训斥。于建坤说:“我也舍不得老人,看着老路这么累,我心疼。家里遇到了太多的坎坷,老路作为一个男人,真的不容易。

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能低头,只要坚持住,就一定能够成功,就能给生活创造奇迹。”经历过下岗失业的路国安告诉记者,在2013年初春的一天,在为父亲擦洗身体时发现老人的右侧肢体柔软了很多也有了灵活性,过了几个月后奇迹般地坐了起来,“看来平常的按摩起了作用,三十年的艰难困苦瞬间抛到了九霄云外,我感觉一切都值了。

路国安说,医药治疗了老人们身体的疾病,孝心可以给老人心灵的慰藉。“有爱才是家。”今年4月6日,全家为父亲庆祝93岁生日时,老人脸上露出的是幸福的笑容。“我对儿子就一个要求,那就是感恩。”路国安说,28岁的儿子只要在家都会帮他搭把手,和他一起照顾老人。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路国安几次起身去看父亲,说上几句话给老人听,老人虽然没有言语的表示,但脸上还是浮现出了笑容。“天下最亲的是爹娘,尽孝道是人的天责和本分。”路国安说,他没有干啥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是做了一个儿子该做的事情,养父需要关心照料,坚守是他唯一的信念,他会用爱陪老人一路走下去。

编辑: 林福盛